•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多元电化学储能技术综述
  • 作者

    展浚哲 史泽中 汪涛

  • 单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摘要
    在双碳背景下,全球正大规模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需结合高性能低成本的储能系统进行使用。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能转化、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和便携性等优点,符合对储能的各项要求,被广泛地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微电子产品以及未来智能电网中。为研究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本文将电化学储能与传统储能方式进行对比,重点突出其优势;详细介绍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组成单元及各自的工作原理;对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4种主流电化学储能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详细介绍了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及工作原理,阐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电化学储能体系、材料和应用提供参考,为其发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新能源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79016);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南京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创项目择优资助计划A类项目;东南大学新进教师科研启动经费项目(RF1028623005);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项目(2242024RCB0004);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电化学储能概述
    2 不同类型储能电池的结构分析及其利弊
    2.1 锂离子电池
    2.1.1 LIB的工作原理
    2.1.2 LIB的结构
    2.1.3 LIB的正极材料
    2.1.4 LIB的负极材料
    2.1.5 LIB的隔膜
    2.1.6 LIB的电解质
    2.2 钠离子电池
    2.2.1 SIB的工作原理及构成
    2.2.2 SIB的优势
    2.2.3 SIB的正负极材料
    2.2.4 SIB的隔膜
    2.2.5 SIB的电解质
    2.3 锂硫电池
    2.3.1 LSB的结构和原理
    2.3.2 LSB的正负极材料
    2.3.3 LSB的电解液
    2.3.4 LSB的隔膜
    2.3.5 LSB的优势
    2.3.6 LSB的改进方向
    2.4 钾离子电池
    2.4.1 PIB的特点
    2.4.2 PIB的正负极材料
    3 结语
  • DOI
  • 引用格式
    [1]展浚哲,史泽中,汪涛.多元电化学储能技术综述[J].电力科技与环保,2024,40(03):237-249.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