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视域下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狮子滩水电站为例
-
23
-
作者
国洪瑞 丁小珊
-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
工业遗产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历史物证,承载了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凝聚着高尚的革命精神,是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随着学界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挖掘和揭示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多维度、多元方法和理论“深描”工业遗产的不同面相,拓展和深化了工业遗产研究的范畴。其中“场所精神”理论的融入,开拓了工业遗产研究的新视野和新进路。在狮子滩水电站的个案解剖中,以“场所精神”视域,梳理狮子滩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凝练其“场所精神”构成元素,通过塑造方向感、深化认同感和营造归属感三个方面对狮子滩水电站场所精神的营造策略进行细化,以增强人们对狮子滩水电站的方位认知、情感认知和价值认知,揭示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目的在于传承其蕴含的精神与文化,为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研究中强化人和场所的互动感应提供内在理路和实践路径。
-
关键词
场所精神工业遗产狮子滩水电站
-
引用格式
国洪瑞,丁小珊.“场所精神”视域下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狮子滩水电站为例[J/OL].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1-12[2025-01-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780.TB.20250109.170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