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危机及其政府监管:边界与路径——以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为考察对象
-
187
-
作者
焦德武
-
单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
-
摘要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危言耸听、负面情绪传播、谣言、语言暴力等舆论危机现象。因此,要想解决农村生态危机、构建优良生态环境,在治理环境本身的基础上还需做好环境信息传播与舆论危机监管工作。研究认为,舆论监管是互联网监管背景下的必然选项,必须通过构建政府、行业、平台、公众等协同监管,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关键词
舆论危机政府监管农村地区环境污染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舆论监管研究(17BXW080);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2020CX164);
-
文章目录
一、舆论危机的内涵
二、舆论危机的表现
(一)群体极化
(二)风险的社会放大
(三)污名化
三、舆论监管何以需要及其边界
四、对舆论危机监管路径的思考
(一)政府发挥主要监管主体的作用
1.积极监管。
2.依法监管。
3.技术控制。
(二)发挥行业监管的积极作用
1.加快行业协会建设。
2.完善行业自律规范。
3.改变行业工作方式。
(三)规范平台监管的发展
1.强化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
2.增加主流声音传播。
3.加入自律组织。
(四)发挥公众监督的积极作用
1.提升公众环境认知水平。
2.鼓励公众环境保护参与。
3.完善群众监督举报机制。
-
引用格式
[1]焦德武.舆论危机及其政府监管:边界与路径——以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为考察对象[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