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川东北地区陡山沱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 作者

    郭楚媛胡国艺田连杰李贤庆郭谨豪张天怡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摘要
    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是四川盆地震旦系成藏的主要烃源岩,是近年来海相古老地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根据川东北城口地区白包溪、柿坪两个剖面的46件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总有机碳、岩石热解、干酪根碳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分析了陡二段和陡四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陡山沱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TOC)含量在0.19%~20.38%(均值4.76%),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干酪根,成熟度已达到过成熟;黑色页岩较高的δEu异常值与异常富集V、Mn、Mo、Ba和U微量元素,揭示了该时期强烈的热液作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氧化还原指标识别出川东北地区陡二段沉积时期水体在缺氧-贫氧-硫化的水体条件下反复波动,陡四段水体环境则由贫氧演变为缺氧-硫化环境,总体盆地环境水体连通性较强,沉积速率较高,上升流携带热液来源的营养元素造成了生产力的繁盛,促进了有机质页岩的形成。
  • 关键词

    川东北陡山沱组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有机质富集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B6002);中国石油科技项目(2021DJ0601);
  •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分析方法
    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 主量元素特征
    3.3 微量与稀土元素特征
    4 陡山沱组古环境特征
    4.1 构造背景与热液作用
    4.2 古气候与陆源输入
    4.3 水体局限性与氧化还原条件
    4.4 古生产力恢复
    5 有机质富集模式
    6 结 论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