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马龙培赵光明刘崇岩戚敏杰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摘要
合理的煤柱留设宽度及巷道布置错距不仅能保证煤炭的安全生产,还能提高煤炭资源的产出率,降低巷道支护的难度。以色连二矿近距离煤层群12409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得出沿空掘巷煤柱留设宽度,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留设8 m小煤柱时回采巷道的稳定性,并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监测回采期间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及工程经验设计留设8 m小煤柱;(2)留设8 m小煤柱,测点超前工作面17 m时,煤柱内3.5~5.9 m分布式光纤应变值为-1 470~-7 268,表明煤柱内形成承载区域,利于巷道围岩控制;(3)回采期间,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的最大移近量分别为250、123 mm,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围岩稳定性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4009);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YJS20210388);安徽省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2022xscx080);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沿空掘巷煤柱宽度理论计算
3 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4 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监测
4.1 分布式光纤监测
4.2 测点布置
4.3 表面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4.4 分布式光纤监测结果分析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