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筠连沐爱区块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及其特殊意义
  • 33
  • 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傅雪海 田文广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

  • 摘要
    四川筠连沐爱核心区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成功商业化开发多年的煤层气田,在南方煤层气开发中具有引领意义,然而其富集成因尚待进一步揭示。基于研究区大量的煤层气评价测试井、煤层气试井和煤层气开发井数据为基础,结合测试化验分析,参考并借鉴油气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其独特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筠连沐爱核心区主力煤层平均含气量为15.58 m3/t,具有“中高灰分煤,高含气量和高饱和度”的特征,且发现原始气藏氦气异常,平均浓度为0.074%,煤层气富集区主要位于铁厂沟向斜轴部沐爱断层东侧及区块西部和南部边缘,氦气异常区与煤层气富集区具有协同性。本区地下水矿化度高为其鲜明特色,TDS平均在10638.3 mg/L,远高于国内外浅层煤层气产区的TDS值,且具有“高氯离子,高硫酸根离子”特征,这与其处于四川盆地边缘,构造活动较弱,地层水为泥岩压实排出水(古海洋水)混合大气降水密切相关。矿化度高的区域煤层含气量高,氦气异常,且具有超压现象,氦气异常推测主要来自深层离心流中水溶氦气的脱气作用。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即构造-混合水动力封堵型富氦煤层气藏,构造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是封闭性好的逆断层为富氦煤层气富集提供了有益边界,二是构造形迹控藏,包括宽缓向斜轴部低部位控藏和构造高点高部位控藏。混合水动力则体现在独特的沉积盆地泥岩压实离心流和大气降水向心流的综合控制,促成了富氦煤层气藏的形成,由此导致,在原始气藏中地下水-煤层气-氦气具有协同性,在后期长时间的排采过程中,这种动态协同性仍然一致。因此,煤层气藏中富氦可能是煤层气富集的重要指示性指标。
  • 关键词

    筠连沐爱核心区煤层气富氦煤层气藏古海洋水构造-混合水动力封堵型气藏协同性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煤层气田地质背景
    2 数据来源及实验测试
    2.1 数据来源
    2.2 煤层气气体组分测试及稀有气体同位素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煤储层含气性特征
    3.2 地下水化学场及动力场
    3.3 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
    3.3.1 氦气来源及其聚集规律
    3.3.2成藏模式及其动态演变
    4 结论
  • 引用格式
    杨兆彪,顾俊雨,傅雪海,等.筠连沐爱区块富氦煤层气成藏模式及其特殊意义[J/OL].煤炭科学技术,1-13[2025-0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205.1539.014.html.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