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四川筠连矿区关闭煤矿矿井涌水特征污染物识别
  • 25
  • 作者

    代文豪 康小兵 韩熙 李晓雪

  •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关闭煤矿区域的水环境治理与恢复是矿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关键是矿区地下水环境中特征污染物的识别。四川盆地南缘筠连矿区开采龙潭煤系,上覆三叠系和下伏的二叠系地层均分布有较厚的碳酸盐岩,关闭矿井龙潭煤系地层涌水中污染物排放影响了岩溶地下水环境。本研究构建了关闭煤矿区特征污染物识别体系,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氢氧同位素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并量化了龙潭煤系地层涌水污染指标的源指示性,利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了污染属性,分项污染指数法量化了污染程度,将量化结果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进行权重融合并对比分析,对关闭煤矿涌水污染指标进行特征污染物识别。结果表明,关闭煤矿涌水中的污染指标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及其含矿组分风化溶解下的水岩作用及采矿活动残留物;研究区内污染指标铁与锰有毒性较强和不可降解性且迁移性弱的属性特征,富集作用易对局部水环境造成影响,而迁移强度较大的CODCr和硫酸根易对区域水环境造成污染;污染指标中铁、锰、CODCr和硫酸根污染程度显著。最终识别出综合权重占比较大铁、锰、CODCr及硫酸根为研究区关闭煤矿涌水特征污染物,需要实施重点监控和治理。同时,结合识别结果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煤矸石淋滤入渗型”、“采空区水岩作用型”、“矿采设施氧化型”及“复合型”四种特征污染物成因模式。该研究在四川盆地南缘筠连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中起导向作用,也为类似矿区地下水环境污染区域特征污染物识别提供了思路。
  • 关键词

    筠连矿区关闭煤矿涌水特征污染物识别体系成因模式

  • 文章目录


    0引 言
    1研究区概况
    2材料与方法
    2.1样品采集与测试
    2.2污染指标筛选
    2.3特征污染物识别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污染指标溯源分析
    3.2 污染指标属性分析
    3.3 污染程度分析
    3.4 特征污染物综合识别结果
    3.5 关闭矿井涌水特征污染物形成模式
    4结 论
  • 引用格式
    代文豪,康小兵,韩熙,等.四川筠连矿区关闭煤矿矿井涌水特征污染物识别[J/OL].煤炭科学技术,1-12[2025-0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402.TD.20250205.1359.008.html.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