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含硅固体废弃物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生成机理研究
  • 52
  • 作者

    成明锴 陈晟 张皓晨 刘磊

  • 单位

    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风电运营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摘要
    煤炭、生物质以及生活垃圾等固体燃料中普遍存在含硅矿物,燃烧过程中含硅矿物向细颗粒的迁移的微观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基于沉降炉燃烧系统和低压撞击颗粒物采样仪,通过外部负载的方式控制垃圾样品中含硅矿物的种类,开展了1500 K、空气气氛下的燃烧实验。研究了含硅矿物类型对典型生活垃圾燃烧生成的细颗粒(PM10)粒径分布、理化特性的影响,量化了含硅矿物和碱金属交互反应对不同模态颗粒物生成的贡献。结果显示:含硅矿物对超细模态颗粒(PM0.3)的生成有显著影响,质量比为5%的高岭土和石英添加后,PM0.3生成量降低22%和4.7%;而有机硅添加后,PM0.3生成量升高了11.37%。这说明外源含硅矿物(如高岭土、石英等)通过吸附气相碱,生成组分为硅酸盐/硅铝酸盐的粗模态颗粒(PM2-10),而内源含硅矿物主要通过气化-成核或表面反应途径形成超细颗粒。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有机硅组分会随着挥发分的释放而释放,并进一步氧化形成硅氧团簇,这些硅氧团簇与碱金属之间的气相反应促进了碱硅酸盐的形成,导致该组分在超细颗粒中质量分数高达30%。
  •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燃烧颗粒物碱金属含硅矿物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准备
    1.2 实验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10生成特性的影响'>2.1 含硅矿物对燃烧PM10生成特性的影响
    10无机组分的影响'>2.2 含硅矿物对PM10无机组分的影响
    2.3 含硅矿物向飞灰颗粒的迁移机制
    3 结 论
  • 引用格式
    成明锴,陈晟,张皓晨,等.含硅固体废弃物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生成机理研究[J/OL].煤炭转化,1-10[2025-0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4.1163.TQ.20250205.1332.002.html.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