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J煤炭周报》总第3期(20210320-20210326)

附件:CCAJ煤炭周报(20210320-20210326) .pdf


 

《CCAJ煤炭周报》总第3期(20210320-20210326)

《CCAJ煤炭周报》总第3期(20210320-20210326)

《CCAJ煤炭周报》总第3期(20210320-20210326) 

院士动态

  

彭苏萍院士深圳开讲:发展燃料电池产业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在深圳院士讲座上表示,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以及兑现碳中和的国际承诺,大力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技术与固体氧化物点解池(SOEC)制氢技术,可大力助推氢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彭苏萍带领的团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心,已开展SOFC/ SOEC研究工作二十年,实现了千瓦级SOFC/ SOEC电堆批量化生产。

  

康红普院士、冯夏庭院士应邀到安徽理工大学做学术报告

  

  3月20日,“能源大讲堂”在安徽理工大学开讲,中国工程院康红普院士、冯夏庭院士分别作了题为《我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发展及展望》《工程岩体破裂过程局部化数值分析方法与软件》的学术报告。康红普院士从四个方面对煤矿巷道围岩控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介绍了团队近40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冯夏庭院士介绍了自主设计、研发的CASRock软件特点及近20年研发历程,重点阐述了工程岩体局部化破裂过程模拟的思想和局部化处理方法。

  

王国法院士团队同英特尔(中国)等交流煤矿智能化及5G+技术

  

  3月25日,中国煤科开采研究院装备所同英特尔(中国)、杭州应物云谷科技开展了技术交流。王国法院士介绍了目前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整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目前智能化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在理论研究层面和产业开发层面需要提供系列化解决方案。

  

袁亮院士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申报研讨会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申报研讨会在安徽理工大学举行,项目申报负责人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主持。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安徽理工大学相关学科的20余位专家参加研讨。

  

  科技前沿

  

中国煤科·上海煤科实现井上井下采煤机5G无线对接

  

  3月18日,在皖北煤电内蒙古智能煤炭公司麻地梁矿,中国煤科·上海煤科的井下采煤机和地面集控中心成功实现5G无线对接,这在全国煤炭行业尚属首次,正式开启了煤炭行业基于5G技术的工业控制时代。

  

蒲白煤机超重型智能化刮板输送机6大关键技术披露

  

  近日,西安重装蒲白煤机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SGZ1250/3*1600超重型智能化刮板输送机整机装配已全面完成,进入调试阶段。 西安重装蒲白煤机《中厚煤层智能化刮板输送机成套设备开发与研制》课题成果于2021年1月在国家科技成果库入库,详细披露了研制过程中的链轮和破碎轴组双重密封技术、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耐磨性处理技术、过渡段刮板链运行轨迹改变技术 等6大关键技术。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智能开采透明地质保障中心”揭牌

  

  3月20日,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智能开采透明地质保障中心成立。“透明地质保障中心”一期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包括远程服务、技术支撑、软件开发、展示大厅、数据中心等功能区域,将形成智能时代透明地质保障服务的新模式。

  

山东能源集团“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启动

  

  3月22日,山东能源集团召开“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启动会上,能源集团总经理满慎刚为技术专家、用户委员颁发了聘书。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国家科技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赵杰,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陈成刚分别致辞,对项目的启动实施导航定向,对项目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分布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为重型运煤车爬坡、提速“加油”

  

  为了满足动力与环保需求,矿大鲍久圣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即将柴油发动机、驱动电机、变速箱、动力电池组、轮边电机等多个动力源,分别布置在重型煤炭运输车牵引车和挂车上。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使发动机和电机始终在高效率区域工作。相比传统柴油机驱动方式,在整车牵引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实现最大爬坡度增加70%、最高车速提高42.8%、0~30km/h 加速时间缩减34.2%、百公里综合油耗降低17.8%。这项研究于近期发表于《煤炭学报》2021年第1期。

  

  政策法规

  

国家能源局印发《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监管工作方案》

  

  3月17日,《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监管工作方案》发布。综合监管聚焦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清洁能源消纳主要目标完成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二是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情况;三是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接入情况;四是清洁能源优化调度情况;五是清洁能源跨省区交易消纳情况;六是清洁能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情况。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办法》

  

  为推动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有效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研究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办法》,并于3月23日发布。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布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在煤炭行业推广“煤矸石井下充填+地面回填”,促进矸石减量;在矿山行业建立“梯级回收+生态修复+封存保护”体系,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基金委最新改革:9大科学部整合为4个板块资助布局

  

  3月24日,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介绍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将现有9个科学部整合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四个板块,并详细介绍了各板块的组成及职能。

  

  “30·60目标”

  

《自然》最新论文:植物和土壤或能互换储碳能力

  

  3月25日,《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开展一项针对100多个实验的分析研究显示,当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导致植物生物量增加时,土壤能够储存的碳量反而会减少。 论文作者指出,这种互为消长的关系可能与植物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关。生长过程中,植物的根部会从土壤中汲取营养元素,而论文作者认为,这可能会降低土壤的固碳能力。

  

最新碳中和报告:2060年中国煤电装机将全部退出

  

  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发布了《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 报告提出,2023年后,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稳定在28亿吨左右;煤电总量控制在2025年达峰,峰值为11亿千瓦,到2030年下降至10.5亿千瓦,到2050年下降至3亿千瓦左右,2060年煤电装机全部退出。

  

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哪些能源企业入股了交易机构?

  

  不少能源企业早已入股了相应地方的碳交所:国家电网、中石化、华能、申能等能源企业均入股上海环交所,其中,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分别持股16.67%、1.67%;大唐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18.18%的股权,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则持股9.09%。

  

生态环境部部长: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难度比发达国家更大

  

  3月20-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举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最突出的是“三个没有根本改变”,即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当前中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也仅有3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难度更大。

  

  期刊荐新(点击标题下载专题)

  

“高端智库“频道上线

  

  截止3月26日,“高端智库”频道已上线“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35)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专题”“矿产资源强国战略专题”“洁净煤技术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专题”“地球科学领域学科布局与发展战略专题”。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国有大型煤炭企业“7+1+1"智能矿山建设顶层设计与实践
  • 4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5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6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催化净化进展
  • 7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8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 9SC15/182型梭车的研制及应用
  • 10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6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9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桑基鱼塘饲料利用研究
  • 2桑基鱼塘系统中畜禽饲料的优化利用
  • 3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朔里煤矿!安徽淮北235054
  • 4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
  • 5武增强
  • 6金珠鹏
  • 7吴喜昌
  • 8王仲实
  • 9董玉光
  • 10采动上覆瓦斯卸压运移的“三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6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7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8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9 山东博选矿物资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亭南选煤厂 Tingna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f Shandong Boxuan Mineral Resour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 10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公司选煤厂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