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J煤炭周报》总第12期(20210522-20210528)

附件:CCAJ煤炭周报(20210522-20210528).pdf



《CCAJ煤炭周报》总第12期(20210522-20210528)


热点聚焦 

  

  最新归集!《煤炭学报》30余个细分学科虚拟专题上线!

  

  当前全球范围碳中和共识的形成,标志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一个新发展时代的开启。在此大背景下,作为能源科学综合类权威期刊之一,《煤炭学报》并不止步于仅报道煤炭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而是希望通过定期梳理、集结这些成果,寻找能源改革创新的自身实践逻辑,以供作概念或理论上的思考。我们相信,所谓“正确”的道路就是要找到自身的变化逻辑。近日,《煤炭学报》各学科专业编辑与专家一道,将2018—2021年各领域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整理,目前30余个虚拟专题已在平台上线。(点击标题查看全部专题)

  

  2021年首届全国煤矿智能化线上学术会议将于5月31日举办

  

  为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推进我国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进程,《智能矿山》《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将于2021年5月31日联合举办“2021年首届煤矿智能化线上学术会议”,邀请煤矿智能化领域王国法院士等16名专家,针对我国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应用、智能化煤矿顶层架构设计、智能化煤矿建设路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5G关键技术、煤矿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做详细视频讲解。(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第九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暨煤矿总工论坛即将召开

  

  为了提升煤炭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决定,将于2021年6月4—5日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大会暨煤矿总工程师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引领、智能升级、绿色低碳、融通循环”。(点击标题下载参会回执)

  

  煤炭工业突出贡献总工程师、中青年优秀总工程师名单发布

  

  5月2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突出贡献总工程师”和“煤炭工业中青年优秀总工程师”入选名单,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总工程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智能矿山》副主编张彦禄同志入选“煤炭工业突出贡献总工程师”。本次评选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总工程师在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共有70名总工程师被评为“煤炭工业突出贡献总工程师”,130名总工程师被评为“煤炭工业中青年优秀总工程师”。(点击标题查看完整名单)

  

基础探索 

  

  薛少谦团队揭示大尺度巷道内隔爆系统对瓦斯爆炸的防控性能

  

  近日,中国煤科重庆研究院薛少谦研究员团队采用工程尺度条件的爆炸实验巷道(断面7.2m2),进行了瓦斯煤尘爆炸传播实验和隔爆实验,得到了防灭过程中压力波、火焰阵面的传播特性。研究认为驱动气体压力是影响隔爆屏障动态分布和覆盖距离的直接因素。巷道隔爆系统的粉体介质和惰性驱动气体能起到有效的衰减压力波作用。随着粉体介质浓度的增加,隔爆系统的效果增强。(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研究构建一种简便易行的露天矿电动轮自卸车燃油消耗率估算模型

  

  5月27日,矿大(北京)王群等科研人员在《煤炭学报》发文,提出了一种准确的露天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燃油消耗率的估算模型,模拟不同工矿条件下自卸车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以某露天矿220吨自卸车为案例,引入高精度、高可靠的容积式油耗传感器,实现自卸车的实时燃油消耗与累计燃油消耗精准计量,发现该模型的估算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我国煤炭地质学“十三五”主要进展

  

  近日,受《煤田地质与勘探》邀约,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贾建称研究员团队撰文《煤炭地质学“十三五”主要进展及展望》。从应用基础研究、矿井地质保障技术以及煤岩测试自动化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煤炭地质学“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中心创建陆相页岩油“六定”勘探流程

  

  基于非常规石油地质特点和“进源找油”思想,近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蔚远江高级工程师团队梳理提出了页岩油勘探的“六定”思路或“六步”评价流程。在综合资料收集且准备齐全之后,开展的“六定”是指定背景、定源岩、定储层、定区带、定资源、定甜点。

  

  地球系统科学支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近日,一项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等8个单位的27位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气、陆地和海洋相关的地球系统科学中的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及现存的知识不足。从地球系统模式、气候监测指标、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碳源/汇核算方法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支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手段及现存的问题。

  

技术刷新 

  

  解析晋能控股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煤矿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

  

  近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收到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证书,该公司自主设计制作的“一种煤矿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实用新型专利是由塔山煤矿公司主导研发的一套无轨胶轮车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参照时下最便捷的网约车用车模式,实现了胶轮车运行效率的量化管理和胶轮车运输资源的最佳配置,为入井人员提供了便利,大幅减少了调度人员工作量。(点击标题查看专利全文)

  

  贵州首台煤矿井下救援机器人顺利通过演练

  

  5月17日,贵州首台煤矿井下救援机器人在贵州豫能投资公司安顺煤矿进行综合演练。这种矿用履带式井下救援机器人可以替代救援人员深入灾害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和搜救,有效解决救援人员在煤矿井下救援时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对提高救援安全系数、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华电集团国内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投运

  

  5月25日,国内首套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TCS)在华电龙游电厂成功并网投运,标志着中国华电在国内率先完整掌握了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全过程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发展。重型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而TCS系统作为核心控制系统,决定着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安全。

  

  265亿元榆林煤化工项目首个中交节点完成

  

  5月22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中的年产180万吨煤制乙二醇的气化变电所正式完成了中间交接。变电所由施工方交接到业主手中,标志着这个项目首个中交节点的圆满完成。据了解,该煤化工项目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262亿元,每年转化的煤炭达到2400多万吨。

  

企业巡礼 

  

  中国煤科天玛“电磁先导阀自动装配生产线”投产

  

  5月24日上午,中国煤科天玛公司“电磁先导阀自动装配生产线”投产启动仪式在顺义创新产业基地举行。该生产线是目前天玛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中专机数量最多、控制节点最多、工艺最复杂、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条生产线,生产线的投入运行将实现在减少操作人员15人的情况下,每分钟下线一个电磁先导阀成品,大幅度提高了电磁先导阀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神东与华为煤矿军团达成战略共识 将向智能煤矿托管运营商转变

  

  5月21—23日,神东煤炭董事长李新华带队赴华为考察。双方在应用层面谈架构、谈诉求、谈技术、谈合作。李新华指出,双方要建立一个加强互相学习、深度对接融合的机制。神东计划组织三批人员赴华为考察学习活动,人员覆盖公司领导,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各矿井单位、专业化服务单位负责人。

  

  晋能控股集团统一煤炭品种命名

  

  近日,晋能控股集团制定下发通知规范产品命名,将煤炭产品划分为6大系列129个品种,各系列品种统一命名为:晋控+产品(行业)名称+等级牌号。

  

政策管理 

  

  两部门:支持鼓励开展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5日消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支持鼓励开展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煤机装备制造企业要实施产业再造和智能制造工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提升智能化装备可靠性和系统集成性。

  

  《矿山重大隐患调查处理办法(试行)》印发

  

  5月25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矿山重大隐患调查处理办法(试行)》,《办法》对隐患判定、调查组职责、隐患调查报告包括内容等做了具体规定。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等5个文件。会议强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种类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价标准,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煤矿用矿灯安全技术要求》等3项国家强制标准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就《煤矿用矿灯安全技术要求》《矿山救护规程》《煤矿加固、堵水、充填和喷涂用高分子材料通用安全技术规范》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19日。(点击标题查看标准全文)

  

观点智库 

  

  张楚汉院士:黄河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全局统筹思想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解决黄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应坚持全局统筹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由张楚汉、王光谦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牵头于近期完成 “黄河水与工程方略”咨询项目。张楚汉等院士专家认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黄河水沙条件如今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河治理将面临全新挑战。专家们还提出建设“水-风-光协同发展的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将对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高管过度自信抑制煤炭企业绩效创新

  

  近日,一个由西安科技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以2013—2017 年煤炭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我国煤炭企业高管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整体煤炭企业高管过度自信抑制创新绩效; 企业负债较高时, 大规模型煤炭企业高管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抑制得到强化, 企业负债起到调节作用; 小规模型煤炭企业负债和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

  

“30·60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强调政策举措可操作性

  

  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韩正强调,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当前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如何理性看待目前碳中和讨论的3大代表性观点

  

  近日,在《国家经济评论》组织的政策圆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对当前碳中和的讨论研究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三大代表性观点:乐观派、悲观派、绿色工业文明派。乐观派认为,碳中和需要很多基础设施投资,将传统化石能源转换成新能源也需要数十万亿元的投资,这些投资可以大大促进经济增长。悲观派认为,碳中和对中国来说压力太大了,现在中国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近85%,要把这么大比重的化石能源替换掉是非常困难的。绿色工业文明派认为,现在有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包括碳捕获技术、环保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在不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前提下,仅仅通过技术进步就能解决问题。张永生表示,做研究过程中,有时很乐观,有时又比较悲观。乐观的是,能够通过专业知识看到人类发展面临的危机及其根源,并知道彼岸在哪里;但悲观的是,从此岸到彼岸,需要一个梯子。这不是学者能做的,需要政治家和全社会一致行动。

  

数据荟萃 

  

《CCAJ煤炭周报》总第12期(20210522-20210528)

  ▲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技术架构

  

(来源:战凯,吕潇,金枫,等.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十四五”的思考[J].智能矿山,2021,2(1):11-15.)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 4国有大型煤炭企业“7+1+1"智能矿山建设顶层设计与实践
  • 5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6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催化净化进展
  • 7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8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9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对黑山露天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研究
  • 10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3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9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武增强
  • 2金珠鹏
  • 3吴喜昌
  • 4王仲实
  • 5董玉光
  • 6采动上覆瓦斯卸压运移的“三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7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采煤沉陷耕地作物绝产边界识别
  • 8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9厚松散层矿区开采沉陷拉伸区域土体内部变形演化规律研究
  • 10典型煤粮复合区采煤沉陷积水区域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力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4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6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7 山东博选矿物资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亭南选煤厂 Tingna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f Shandong Boxuan Mineral Resour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 8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公司选煤厂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9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10上海大学理学院催化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