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成全球经济复苏关键词

  2022年开年并不顺利,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之下,俄乌冲突的爆发也给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平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与能源相关的话题成为近几个月来市场讨论的热点。

  

  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俄乌冲突发生后,包括原油以及天然气在内的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成为推高全球通胀水平的关键因素。美欧等西方国家陆续出台的针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措施正在给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经济复苏带来风险。与此同时,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仍在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了更多国家的关注。但如何同时兼顾能源独立与安全、廉价以及绿色,成为全球必须应对的重要挑战。

  

  能源价格攀升加剧通胀压力

  

  尽管当前原油以及天然气价格的飙升态势已有所放缓,但高企的能源价格依然成为多国的“心病”。攀升的能源价格进一步增加了部分国家的通胀压力。持续攀升的通胀不得不令部分国家央行以更大力度收紧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的快速收紧或将以牺牲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为代价,增加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美国以及欧元区的通胀上行压力依然较大,而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均是导致这些经济体通胀高企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英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高达7%,续创1992年3月以来新高,远超英国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水平。为应对持续走高的通胀,英国央行已经在2021年12月、今年2月、3月和5月连续加息4次,并且后续继续加息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英国央行的分析,到2023年中期,若将利率从1%提高至2.5%,预计将导致英国经济在2023年萎缩0.25%。另外,美联储也已经正式开始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在今年3月加息25个基点,在5月加息5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致力于在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实现美国经济“软着陆”,但市场普遍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较大。

  

  能源制裁冲击经济复苏

  

  除由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复苏风险外,部分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能源的相关制裁或将进一步增加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风险。以德国为例,德国央行4月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根据情景分析,在包括能源进口在内的与俄罗斯相关贸易禁运的情况下,德国202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前一年将下降2%左右,同时在短期内可能将比欧洲央行3月份发布的预测低5%。

  

  此外,德国央行分析指出,俄罗斯突然停止能源供应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德国国内的生产。根据专家们的假设,从2022年第二季度到今年年底,受影响行业的天然气、硬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将减少40%。而根据能源供应短缺的额外模型计算,如果只有能源生产和供应部门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中被切断,这可能导致本年度额外的短期实际GDP损失1%。如果这次冲击还直接影响到使用化石能源为生产工厂提供动力或将燃料作为原材料加工的能源密集型行业,那么,损失可能攀升至3.25%。

  

  能源转型曲折前行

  

  俄乌冲突发生后,除了令原油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价格快速上升外,还让市场认识到,尽管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正在持续推进,但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依然无法彻底摆脱化石能源。当前欧洲面临的能源困境正反映出了这一问题。欧洲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供应与消费方面的占比。但目前欧洲依然无法摆脱对于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单纯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不能满足其全部的能源需求。当前,欧盟已经提出计划,意在2030年前结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欧盟内部对于彻底放弃俄罗斯能源的行动存在意见分歧,欧盟是否能兼顾能源安全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也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随着各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提高,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推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全球仍动荡不定,但可再生能源将继续增长,并将保持这一态势。在2021年末,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总量为3064吉瓦(GW),可再生能源的存量增长了9.1%。

  

  “我们当前的能源危机更加证明,世界已经无法再依赖化石燃料来满足其对能源的需求。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地球的生存而言,向化石燃料电厂产能投入资金将无法得到回报。可再生能源应当成为全球的标准常态。”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指出。

  

  另外,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认为,当前政府面临着能源安全、经济复苏以及家庭和企业可负担能源账单等多种艰巨的挑战。要想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加速转型。但落实符合《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政策是一种政治选择。投资于新的化石燃料基础设施只会被困于没有经济效益的做法,长期延续现有风险,并增加气候变化的威胁。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 7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8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9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10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