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按照重点等级可依次划分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实行国家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共同支持、共同管理的新体制。由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代表和本领域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理事会决策国家实验室重大事宜。科技部将积极筹措经费,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要对国家实验室建设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地方、企业等以多种方式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多方支持,共建共管。国家实验室实行国际专家评估制度。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科技部组织评比的偏基础研究的科研平台,依托单位主要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点大学为主体。截止目前,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8个,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其中教育部132个,中国科学院80个,其他部门和地方46个。地学、矿业与能源类的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在下面38所(涉)地矿高校的15所之中。
【1】中南大学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深部金属矿产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东北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特种钢冶炼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冶金资源循环科学重点实验室
【3】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4】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
【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岩石力学实验室
【6】昆明理工大学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有色及稀贵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特种冶金重点实验室(培育)
【7】山东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8】武汉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9】河南理工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
【10】太原理工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原位改性采矿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产资源高效安全开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煤矿电气设备与智能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11】安徽理工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西安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
【13】湖南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14】黑龙江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
【15】江西理工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
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16】桂林理工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
【17】内蒙古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
【18】辽宁科技大学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化学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煤焦化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