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能源局表示,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能源局关于该省“十二五”小煤矿机械化改造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结合该省2016年生产矿井关闭情况,对该省生产煤矿的生产能力重新进行梳理,就变化后的煤矿生产能力重新进行公告。
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贵州省生产煤矿共571处,合计生产能力1.7亿吨。
各市生产能力如下:贵阳市19处,合计生产能力273万吨;六盘水市128处,合计生产能力5903万吨;遵义市64处,合计生产能力1503万吨;安顺市30处,合计生产能力663万吨;毕节市213处,合计生产能力6133万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73处,合计生产能力1917万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4处,合计生产能力615万吨。
2016年贵州省政府公布的《贵州省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贵州省将用3至5年的时间,再关闭退出煤矿510处、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省煤矿总数减少到750处,产量控制在2亿吨左右,淘汰30万吨/年以下煤矿。
根据方案提出的年度分解,2016年关闭退出煤矿100处,压缩产能1897万吨,力争关闭退出煤矿142处,压缩产能2311万吨。2017年关闭退出煤矿120处,压缩产能1503万吨。2018年关闭退出煤矿130处,压缩产能1700万吨。2019年关闭退出煤矿110处,压缩产能1400万吨。2020年关闭退出煤矿50处,压缩产能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