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智敏:当前全国煤炭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

  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煤炭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2017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消费和供应增加,行业效益逐步好转,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消费小幅增长


  初步测算上半年煤炭消费量约19.3亿吨,同比增长5%。电力行业耗煤9.3亿吨,增长8.2%;钢铁行业耗煤3.1亿吨,增长1%;建材行业耗煤2.4亿吨,下降3.2%;化工行业耗煤1.4亿吨,增长6.3%。影响上半年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经济增长拉动。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上半年均值51.5%,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显;工业生产加快,上半年增速6.9%(其中6月份增长7.6%),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平稳,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8.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1%,同比分别加快2.4和0.2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3%(其中6月份增长6.5%),粗钢、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和0.4%,拉动煤炭消费增长。


  二是能源结构阶段性变化


  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19.6%、17.9%和35.1%,增加发电量466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占发电装机容量18%的水力发电受来水波动影响,发电量同比下降4.2%,减少发电量202亿千瓦时(影响煤炭消费约1000万吨),加之风电的不稳定性,使火力发电量增长7.1%,增加电煤消费7000多万吨。


  三是天气因素成为影响煤炭消费的重要因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需求产生重大影响。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温天气影响,用电负荷大幅增长,火电耗煤增加,7月上旬重点发电企业日均耗煤352万吨,比6月日均增长7.3%,同比增长11.1%。


  供应增加


  一是产量增加。各地各部门在积极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同时,着力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减量置换与部分煤矿产能核增,充分发挥优质产能作用,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煤炭有效供给质量,全国煤炭产量自4月份以来增速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7.1亿吨,同比增加8155万吨,增长5%。其中6月份产量30835万吨,日均1027.8万吨,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10.6%。


  二是进口环比下降。上半年进口煤炭1.33亿吨,同比增长23.5%;出口538万吨,增长15.1%;净进口1.28亿吨,增加2462万吨,增长23.8%。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规范煤炭进口秩序,控制劣质煤进口,5月份煤炭进口环比减少259万吨,6月份环比减少59万吨,同比下降0.7%。


  三是煤炭发运大幅增长。受需求拉动、公路治超、环境治理(北方港口限制汽车运煤)等因素影响,煤炭铁路运输比重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0.6亿吨,同比增加1.55亿吨,增长17.1%(其中6月份发运1.7亿吨,同比增长19.5%,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港口发运煤炭3.66亿吨,同比增长16.8%(其中6月份发运6334万吨,增长22.2%,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反映市场变化的先导性指标平稳波动


  1、全国煤炭库存呈现“一减两增”态势


  一是煤矿存煤减少。6月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7800万吨,同比减少5300万吨,下降40%。


  二是主要用户存煤增加。6月末,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668万吨,同比增加1210万吨,增长22.1%,可用20天。近期,随着用煤增加,主要电厂存煤有所下降,7月1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349万吨,比6月末下降4.8%,可用18天。


  三是港口存煤增加。6月末,主要港口存煤3170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环渤海四港(秦皇岛、曹妃甸、京唐、黄骅)存煤1488万吨,同比增长48.2%。7月17日环渤海四港存煤1459万吨,略有下降,其中秦皇岛港存煤575万吨。


  2、市场价格震荡波动


  一是反映全国煤炭价格变动趋势的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呈现出波动下行态势。前2个月不断下降,3月份有所上涨,4月份至6月初再次下降,近期指数又有所回升,7月14日为155,比年初仍下降5点。


  二是动力煤在保持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的同时,市场交易价格震荡波动。一方面中长期合同价格平稳略降。大型煤炭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保障煤炭供给的同时努力稳定价格,1-7月份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平均价格569元/吨,7月份价格557元/吨,比6月份下降1元/吨,比年初下降19元/吨,在绿色区间。另一方面,市场动力煤价格震荡波动,CCTD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格由年初的639元/吨下降至2月19日的602元/吨,之后至4月3日涨至659元/吨,6月12日又下降至565元/吨,7月17日价格为599元/吨,比年初仍下降40元/吨,降幅6.3%。


  三是炼焦煤价格下降。7月18日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1198元/吨,比年初下降291元/吨,近期略有回升。中长期合同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煤炭价格震荡波动和中长期合同价格相对稳定,这既反映了当前煤炭市场供求弱平衡态势,也说明了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对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3、行业效益增加,但多数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


  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009.4亿元,同比增长40.5%。


  二是利润水平提高,且向大企业集中。前5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233.4亿元,去年同期利润为13.9亿元。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会员企业前5个月利润总额513.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7.42亿元。从企业结构分析,神华、山东能源、陕煤化、伊泰、中煤等五家企业实现利润770亿元。


  由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经济下行,多数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一方面企业负债水平和负债规模依然较高,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企业存在债务违约风险。前5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2930.5亿元,同比增长3.1%;企业负债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财务费用393亿元,同比增长26.1%,资产负债率68.6%,虽低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71.94%,特别是部分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由于债务得不到及时处理,资产负债率上升更加明显,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补还安全生产欠账、职工工资、社保基金的压力依然较大,实现行业脱困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4、部分地区个别时段煤炭供应偏紧的情况值得关注


  随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煤炭产业布局、消费结构、供需格局发生变化,部分地区供给不平衡问题开始显现,对资源品种、运力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走势预测


  一、从煤炭需求看


  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将拉动煤炭消费保持增长,特别是迎峰度夏、冬季取暖期间,日均煤炭消费可能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在国家治理大气环境、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煤炭消费增速下降的同时,天气原因和水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对短时煤炭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二、从国内煤炭生产看


  一方面,随着煤炭市场稳定好转,煤矿生产积极性增加,同时减量化生产政策调整、部分优质产能煤矿核增生产能力,加之减量置换进度加快,全国煤炭产量将继续增加。


  另一方面,国家加大煤炭去产能工作力度,一些落后产能将有序退出,同时不断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利用、土地使用监管,一些煤矿生产能力可能受到制约,部分安全欠账较多的煤矿产量短期内可能有所下降。


  三、从煤炭进口看


  随着国家从提高商品煤质量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规范进口秩序等方面入手进一步限制劣质煤进口,煤炭进口量预计将有所下降。


  总的来看,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供给总体上向宽松转变。下半年煤炭市场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但部分地区受资源、运输约束可能出现时段性偏紧的问题。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行业自律,坚定不移去产能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强行业自律,依法依规坚决退出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坚决退出安全风险高的产能,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努力发展先进产能。所有煤炭企业都要坚决做到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不超能力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生产销售劣质煤。要在去产能中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处置好企业资产债务,以及“三供一业”移交工作,积极反映诉求,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


  要处理好去产能与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先进的采矿技术、工艺、装备,优化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煤炭开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煤炭生产方式,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推动煤炭绿色高效开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要大力发展煤炭清洁利用与转化技术装备,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由单纯作为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转变煤炭消费方式,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要深化改革,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努力发展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


  要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三)准确研判形势,努力稳定市场


  要全面分析煤炭市场走势,理性对待价格波动。


  一是将推动中长期合同履行作为稳定市场,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提高中长期合同的比重并严格履约;


  二是科学组织,保障安全生产,有序释放优质产能,加强煤炭库存管理,提高煤炭有效供给水平;


  三是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落实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应对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制度,积极主动稳定市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给,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


关键词:姜智敏 煤炭经济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 2山体浅埋煤层覆岩的应力分布规律
  •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 4基于能流图的山东省能源平衡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
  • 5活性炭吸附正丁烷过程传热特性研究
  • 6煤液化残渣可溶有机质中杂原子结构片段的赋存特征
  • 7微纳尺度下浮选颗粒气泡间相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
  • 8颗粒性质及溶液环境对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机制
  • 9高含碳煤气化细渣浮选行为研究
  • 10基于高速动态摄像的气泡铺展过程动力学行为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2智能示范矿井┃李伟董事长:山东能源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创新实践
  • 3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光伏充电桩能源调度系统研究
  • 4基于OpenFOAM的典型复杂地形流场演变
  • 5考虑风电机组健康状况与双重注意力机制CNN-BiLSTM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 6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 7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 8考虑风光发展趋势与碳排放评估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9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风机短路电流与无功支撑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 10煤科总院召开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专项会议

24小时内最火

  • 1低阶煤
  • 2李晨阳
  • 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 4沿空留巷工艺
  • 5人工智能在矿井水害
  • 6沿空留巷
  • 7柔模混凝土
  • 8AI
  • 9柔模墙
  • 10调剂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4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 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6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7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8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9煤基节能环保炭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10中国矿业大学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