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创新点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从事大倾角煤层综采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以促产提效为落脚点目标,全面系统分析了制约大倾角煤层综采产效开机率的影响因素。(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根据作者长期持续地研究,将影响产效的因素归纳为地质、设备、工艺、管理、人员、其他等六方面因素逐个并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各个因素对与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技术指标采煤机开机率的内在制约影响;(2)利用层次分析法将这六个方面影响因素作为一级指标按照包含与层次关系再分解为各自隶属的二级指标并进行详细分析;详细分析了地质、设备、工艺、人员、管理、其他等六方面因素对开机率的影响;(3)基于模糊数学的与鞥此分析方法构建模型,对六个影响因素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二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并计算其权重;(4)针对六个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有的放矢地提出精准探测、精准管理、精准检修、精准操作、精准培训和精准补充等措施,以实现促产提效之目标。
作 者
贠东风1,2,李浩男1,伍永平1,2,黄正平3,杨磷3
1.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2.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3.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公司花山煤矿
大倾角煤层迄今仍为国际公认的复杂难采煤层,我国赋存较多且广泛,煤质优良。近10多年,先进的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技术发展较快,工作环境改善,劳动强度降低,安全水平提升,但一直存在产量低、效率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综采技术经济优势和投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大倾角煤层综采的高效持续发展。基于多年的系统研究与工程实践,综合分析认为大倾角煤层综采产量效率主要受到地质、设备、工艺、人员、管理、其他等 6 方面的因素制约,并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依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有的放矢地采取精准探测、精准检修、精准操作、精准管理、精准培训和精准补充等措施,尤其应更加关注采矿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并将其作为大倾角煤层综采促产提效的核心精准对策,从根本上改变大倾角煤层综采用人多、产效低的被动现状,实现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安全高产减人提效之目标。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贠东风,男,汉族,1962年10月生,陕西临潼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煤矿安全生产会诊专家,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采矿组编委,国家安全生产一级培训师,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督导组专家,曾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十三五”规划教材采矿组编委,因在大倾角煤层长壁综采的突出贡献被四川华蓥山煤业公司绿水洞煤矿和新疆焦煤公司2130煤矿授予荣誉矿工。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煤层(大倾角、非稳定、褶皱断层发育等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高动压巷道支护技术,采矿系统工程。主持及参加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特等奖1项,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2项。指导研究生20余名。出版著作及参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80余篇,多次应邀参加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专题研讨会并作报告。
依托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结合多年从事大倾角煤层综采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取得以下成果:(1)综合分析了影响大倾角煤层长壁工作面开机率低、产效差的地质、设备、工艺、人员、管理其他等六方面因素,提出了开机率是提高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产效的最根本最有效途径;(2)阐述了设备、工艺、人员、管理、其他等五方面因素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适应大倾角和断层的困难客观条件;(3)量化了各因素的权重分别为0.252、0.215、0.167、0.125、0.123、0.118;(4)基于各影响因素提出以提高开机率为核心的精准探测、精准检修、精准操作、精准管理、精准培训、精准补充等六个精准对策,进而提高大倾角煤层综采面产量和效率,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并提高职工待遇。
贠东风,李浩男,伍永平,等. 大倾角煤层综采产效要素系统分析与促产提效精准策略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