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1提出了一种多模型切换的先进控制方法,包括ISE-TSV实时指标监测与先进控制器模型的切换方法。

2开发了多模型切换先进控制软件,并进行Unisim仿真与工业应用测试。
3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的应用,对比传统手动操作,经数据标定对比,所提方法实现复杂工业过程的自动控制,显著提高了控制精度与经济性,大幅度地降低了内操人员的劳动强度。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全文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作者:张天辰 ,赵 众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背景
 RESEARCH  BACKGROUND 
煤气化是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以煤和氧气作为主要反应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粗合成气。气化过程伴随着煤质的多变,引起了生产的波动性,主要表现在关键变量氧煤比及气化炉温度的波动。依托先进控制(APC)技术对气化系统进行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结合稳态和动态模型预测生产过程等智能化方式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响应煤质及负荷等工况切换,使煤气化操作始终保持接近最优操作点的“卡边”优化运行,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已成为煤化工企业的共识。
相较于石油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在工业智能化方面发展相对落后。尤其在煤气化工业领域,APC的应用相对较少。2015年,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在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上引进APC先进控制系统,使工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也指出了APC系统必须在相对稳定条件下使用,仍存在改进空间。2018年,江凤月等将APC技术运用在煤制氢装置,通过单元优化煤耗降低了1.83%。2019年,晁澄将APC技术运用在GE单喷嘴水煤浆气化中,这次APC首次运用在水煤浆气化炉上,单位煤的有效气产量提高了0.24%。同年,张成学等在四喷嘴水煤浆气化装置上运用APC,有效减少了关键变量的波动幅度。2020年,MIGHANI M等将APC应用于气化过程,减少了生产每单位有效合成气所需的氧气1%以上、煤炭3%以上。2021年,方薪晖介绍了APC技术在日投料3 000 t的超大型水煤浆气化炉上的应用。
工业上常用的先进控制算法主要是模型预测控制(MPC),其有较好的闭环稳定性和鲁棒性(抗干扰能力)。然而传统的基于线性模型的预测控制难以适应工况的大幅变化,即应用于煤气化过程,难以适应煤质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切换的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在离线状态下,利用不同煤质工况下的过程数据,构造多工况动态模型集。在线控制时,采取累积平方误差−总平方波动(ISE-TSV)作为控制性能指标,用于判别煤质变化,同时使用多模型预测值作为模型切换准则。通过多模型切换动态矩阵控制,实现了煤气化单元的先进控制。所提方法在UniSim平台上进行了模拟,并进行了工业应用测试,模拟及工业应用测试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能够在煤质工况波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煤气化炉关键变量的精准控制。
摘要
 ABSTRACT
煤气化是煤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工艺。煤气化过程以煤和氧气作为主要反应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粗合成气。相较石油化工行业,煤气化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APC)实施有较大难度,原因在于煤气化过程中煤质不断变化,导致传统的基于单一模型的先进控制方法会引起控制器模型失配问题,引发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氧煤比、气化炉温度)的较大波动。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水煤浆气化炉的生产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切换的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在离线状态下,利用不同煤质工况下的过程数据,构造多工况模型集。在线控制时,采取累积平方误差−总平方波动(ISE-TSV)作为控制器性能指标表征控制器性能与模型失配程度,同时使用多模型预测值作为模型切换准则。
通过多模型切换动态矩阵控制,实现了煤气化单元的先进控制。根据所提方法开发了多模型切换控制软件Wisdom-Controller,在UniSim平台上进行了控制模拟,并进行了工业应用测试,模拟及工业应用测试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能够在煤质工况波动的情况下,实现氧煤比及气化炉温度的精准控制。对比传统的人工手动操作,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先进控制方法降低了氧煤比及气化炉温度均方控制偏差。同时减少了比煤耗,增加了合成气体产量,显著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实现煤气化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部分图片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流程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2  非线性动态模型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3  多煤质控制模型的动态矩阵控制器结构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4  多模型切换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框图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5  UniSim水煤浆气化模型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6  UniSim煤质质量指标调整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8  氧气回路操作面板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9  MV1氧气流量阶跃测试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0  MV2煤浆流量阶跃测试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1  无煤质变化控制效果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2  单一模型算法应对煤质变化控制效果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3  模型切换算法应对煤质变化控制效果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4  单一模型算法与模型切换算法控制器性能指标对比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5  先控系统架构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6  先控操作画面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图  17  工业测试控制效果


第一作者简介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张天辰,男,199712生,福建福州,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煤气化过程先进控制研究


主要成果

致力于煤气化过程的控制方法研究。针对煤气化过程煤质波动造成控制器模型失配问题,进行先进控制方法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




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

赵众男,19705生,河南新乡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技术中心站技术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工信部工业领域综合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科委专家库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


研究方向

复杂工业过程先进控制与性能监测


主要成果

主要从事复杂工业过程先进控制系统开发、控制系统性能评价及自愈、过程检测信号的智能分析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特色,以解决工业实践中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问题为研究目标。近年来主持纵向项目9项,横向项目28项。




来源:

张天辰,赵众基于多模型切换控制的煤气化工业过程先进控制[J]. 煤炭学报202348(4):1747−1758.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7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8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9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10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单轨吊
  • 2绿色矿山
  • 3绿色煤矿
  • 4郑传柏
  • 5崔少鹏
  • 6贺提库
  • 7李瑞敏
  • 8鲁光辉
  • 9齐月
  • 10陈新波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