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矿“耳聪目明”:陕煤黄陵二号煤矿数字孪生技术为煤炭开采装上“智慧大脑”

数字孪生技术,是指通过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实现虚实融合的复合技术。


近年来,陕煤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大力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数字孪生技术的成功应用,给矿井安全管理、生产经营、规划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让煤矿开采更“聪明”。


让煤矿“耳聪目明”:陕煤黄陵二号煤矿数字孪生技术为煤炭开采装上“智慧大脑”


全息可视 协同管理


走进二号煤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三维动画模拟的井下综采工作面作业场景出现在LED大屏幕上,随着采煤作业指令的下达,采煤机自动行走割煤、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支护、输煤皮带运输原煤升井……画面清晰、作业流畅,超强的立体直观效果,让人眼前一亮,更令人震惊地是,眼前的这一切模拟画面,正是井下作业现场的实景还原,所有涉及到的作业流程与技术数据和实际保持一致。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矿井的各系统要素、数据进行模拟和仿真,在虚拟空间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煤炭开采的全过程。”二号煤矿总经理易瑞强表示,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现虚实之间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连接的关键途径,它与煤炭工业的深度融合,为矿井发展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


目前,二号煤矿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包括“采掘机运通”在内的28个业务系统、1050个功能点、22个生产重要场景、2万多个信息点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物联网技术来采集煤炭开采过程中各类数据,再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构成了煤矿数字孪生模型的“底座”;利用智能管控技术,对采煤、掘进及生产辅助等各类生产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环境监测、人员定位、AI视频等监测数据,实现了矿井生产要素的全息可视,开采过程的协同控制。构建起“检测智能化、作业标准化、控制协同化、操作便捷化”的开采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


“以井下305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为例,在这个虚拟场景中,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转载机、设备列车在内的综采工作面设备部署、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等信息都一览无余。”该矿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高小虎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智能采煤作业的智能自适应和远程可视管控,综采作业人数减少了1倍,减员提效、安全高产效果显著。


让煤矿“耳聪目明”:陕煤黄陵二号煤矿数字孪生技术为煤炭开采装上“智慧大脑”


实时感知 “云端”控制


上午10时13分,二号煤矿皮带队队长胡峰峰智能手机突然振动起来,物联网工业云APP软件提醒他井下三盘区胶带有一条设备故障缺陷,需要及时处理。


原来,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对整条运输皮带正常巡检过程中,发现120架皮带托辊磨损噪音大需要更换,胡峰峰立即安排井下设备检修人员处理故障。


与此同时,在该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输煤皮带远程操作工冯杰正在电脑上察看现场处理情况,10时26分,巡检机器人实时传回数据,设备检修人员及时对损坏皮带托辊进行了更换,随即电脑界面上推送出了一条绿色的故障消除信息。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数字孪生技术搭建起来的智能管控云平台,可以实现全矿井实时感知、‘云端’控制。”该矿副总经理张强说。


据介绍,通过搭建的智能管控云平台对全矿井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汇聚、融合共享、分析治理,并利用大数据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在线监测、分析预警、智能决策、联动管控,达到“全面了解过去,实时监控当前,精准预测未来”的目标。


“就拿智能通风系统来说,整套系统以‘中枢神经’软件系统为核心,具有矿井通风安全监测、风网异常智能辨识、风流按需分配与调控、二三维一体化展示等诸多功能。不仅可实现风门自动开启和关闭动作,还可以实现地面对主通风机一键式启动、反风、倒机远程控制等功能。”该矿副总工程师黄兴利说。


如今,有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云管控平台,一旦煤炭开采过程中某个系统出现状况,平台大数据系统将立即下达处置指令等信息至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比传统人工处置效率提升1倍以上。智能调度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就像在“云端”工作,整个矿井生产情况尽收眼底,随时可管理调度,提高了矿井治理效能。


让煤矿“耳聪目明”:陕煤黄陵二号煤矿数字孪生技术为煤炭开采装上“智慧大脑”


加强应用 深入探索


目前,顺应数字智能技术发展浪潮,二号煤矿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和实践。


在智慧园区系统建设中,该矿构建了智慧园区总览、车辆管理、人员访客、综合安消、环境保护、设备智能终端六大版块,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对智能安防、车辆管理、智能门禁闸机、智能设备及个人移动终端,进行精准点位映射,实现园区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统一管控,形成了具备综合感知、安全管理、便捷高效、丰富应用、高效协同的智慧矿区新形态。


“我们还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了一个和现实完全一致的虚拟选煤厂,全域感知、全局协同、智能决策。”在选煤厂调度指挥中心,该厂厂长张锋青介绍,基于倾斜摄影、激光点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尖端技术搭建的选煤厂智能管控平台,可以实现对作业人员、原煤质量、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监测,并实现智能预测、预警、联动,从而真正实现煤炭从井下开采到地面洗选运销的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管控。


另外,该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主要解决生产现场各个区域内安全问题的AI智能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和重点解决单岗作业过程中安全问题的AR智能安全风险管控系统。


“职工佩戴上AR智能眼镜,不但可以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安全作业,还可以全方位、全流程保存操作记录。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实现地面对井下操作的全场景指导,达到远程操作、远程设备故障诊断等功能。”该矿副总工程师姚一龙介绍,AR智能眼镜结合人体指令操控、AI图像识别、远程协助、数据可视化等多项感知成像技术,可实现虚拟与现实安全生产场景的沉浸式融合。


创新引领,数智赋能。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煤矿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下一步,二号煤矿将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夯实数字孪生技术基础设施,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7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8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9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10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