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1-2035年三个阶段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十项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据国家能源局不完全统计,现阶段全国有近400座煤矿正在逐步落实与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800余个。煤矿高分辨勘探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使煤矿精细地质构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通道等灾害隐患的探测精度和预测准确度大大提高,促进了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矿井的迅速发展,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也走向成熟并在全国煤炭系统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国众多高校、研究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在煤矿地质灾害源地球物理场综合响应理论、煤矿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探测技术及装备、矿井地质灾害多场多属性联合反演、地质灾害源定量精细表征以及透明化动态更新平台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煤矿地质灾害透明化探测技术与装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都对矿井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探测方向做了大力支持,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为了更好地交流共享我国矿井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装备创新的研究成果,《矿业科学学报》拟在2024年10月出版的第5期正刊组织“矿井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专题。专刊邀请本刊编委、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许献磊担任客座主编。
许献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在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研制及隐伏灾害源高精度探测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出版论著2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荣获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专刊论文应围绕“矿井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主题,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内容未公开发表,具有较强的科学与技术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煤矿地质灾害源地球物理场综合响应理论
煤矿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探测技术及装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电法、磁法、微震、分布式光纤等)
矿井地质灾害多场多属性联合反演技术
地质灾害源定量精细表征以及透明化动态更新平台技术
煤矿地质灾害隐患透明化探测及工程应用
论文撰写格式请参考《矿业科学学报》正刊。
请于2024年3月15日前,登录http://kykxxb.cumtb.edu.cn在线投稿。来稿将按照《矿业科学学报》审稿流程进行外审。
客座主编:许献磊教授 xuxl@cumtb.edu.cn
学报编辑:陈骏 010-62339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