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22年通过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实验室围绕矿冶过程动态环境下智能感知、智能工厂知识自动化与自主控制、无人工厂数字孪生、建模与优化、机器人与装备群体共融协同智能等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并在矿冶过程数字孪生矿冶过程智能优化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的原始创新,在矿冶智能检测、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软件方面成为我国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同时,依托该实验室和科研平台,通过建立行业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聚集国内外矿冶智能化方向产学研用各类专家和人才,通过智力资源和行业共性问题的高效速配,推进矿冶行业高效、绿色和智能化发展。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



1. 矿冶过程智能检测与分析技术。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研究矿冶智能检测新机理、方法,突破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矿石品位、选冶物性和过程参数检测的机理方法,研制出新型智能在线检测装备,解决长期制约矿产资源选冶生产在线检测的典型突出问题,为工艺参数调整提供实时信息,为中国制造提供及时、精准的“眼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产品品质提高,助力实现矿冶智能化。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2.矿冶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研究面向矿冶装备/工业机器人的感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研制强危人工作业替代新型智能机器人,为选冶智能制提供基础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3. 矿冶过程数字孪生技术。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研究虚拟孪生理论与技术,建立矿冶虚拟研究对象,在数字化平台针对单元流程、混合流程和虚拟工厂进行测试与试错,实现对生产过程特性和指标的数字化描述、实时智能交互优化以及超前模拟测试,进而提升矿冶过程生产效率。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4.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技术。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分析软件和采矿及选冶生产控制与决策工业软件,提升规模化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处理能力、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紧缺矿产资源的精细化控制能力和全元素利用效率。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5. 矿冶过程智能管控平台技术。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研究矿冶过程智能管控平台数据标准及信息交互技术,探究矿冶过程智能管控平台的安全威胁机理,研究信息安全防护模型、方法等,形成可复用、可推广的安全指标体系、标准及知识库,研究开发矿冶过程全周期运营管控云服务技术。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为贯彻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本实验室设立开放研究基金,面向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及矿冶自动化科研人员,资助围绕实验室研究领域,创新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现公布《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和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23年度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23年度资助方向



01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重点资助项目 


重点资助项目是实验室急需研究的重点问题,优先资助矿冶工艺、装备、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项目,2023年度拟重点资助的方向包括:

(1)图像处理技术在矿冶过程的应用研究;

(2)矿冶生产过程建模方法与仿真技术研究;

(3)矿冶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研究;

(4)矿冶设备智能巡检装备、故障诊断/预测方法、资产绩效管理技术研究;

(5)矿业装备智能控制、管控、运维技术研究;

(6)基因矿物加工工程数据挖掘与决策方法探索研究;

(7)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分析与应用方法研究;

(8)矿冶工业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9)矿冶工业互联网、通讯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10)矿冶领域原创性检测、控制技术、核心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

02

自由申请项目 


·  自由申请项目应是对实验室现有研究领域的促进和补充。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方法应有新意,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应切实可行。

·  欢迎自带课题和经费来实验室访问工作,来访人员可按实验室科技人员同等待遇使用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工作条件,并可提供生活补助。

·  研究期内的成果或论文发表需标注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矿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03

联合基金项目 


联合基金项目是由企业提出,企业和实验室共同资助并按实验室开放基金统一管理的项目,优先支持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组建的团队联合申请。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申报要求



1. 申请人认真阅读《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确认符合申报条件,愿意遵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2. 申请者可在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bgrimm.com/)下载申请书模板,并按规定格式认真、如实填写。
3. 申请书经申请人、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4. 所有申请书均需报送纸质申请书(一式三份)和电子申请书。所有申请材料不予退还。
5. 开放课题的评审与管理按照《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所有开放课题要求受资助者至少发表1篇SCI或2篇EI论文。
6. 2023年度开放基金课题受理时间为 2023年8月10日至2023年10月10日。(邮寄申请以邮戳为准)。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申报材料报送地址和联系人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申报指南(2023年)
申报材料报送地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北兴路东段22号院A608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赵建军
邮编:102628
电话:13426163474 / 010-59069762
传真:010-59069791
E-mail: zhao_jj@bgrimm.com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4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5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6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7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8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 9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对黑山露天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研究
  • 10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