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能给煤矿企业带来什么?

  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期间,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主办,华夏天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 “矿山物联网操作系统开发研讨会暨RED-MOS4.0开放平台推介会”于10月27日在京举行。与会行业专家围绕矿山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开发与应用展开了交流研讨,会上还上线发布了基于工业物联网架构的RED-MOS4.0开放平台。

  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对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意义重大

  “矿山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是打通设备与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在煤矿庞大的信息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和中枢作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信息化分会会长王虹桥如是说。

  华夏天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袁庆国认为,当前煤矿智能化需要技术体系完整、开放的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向下,能够实现与“人、机、环、管”等监测监控类、通讯类、自动化、音视频类等各设备子系统的规范化连接、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利用煤矿GIS、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视频AI分析等技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主题数据融合及专题数据挖掘与分析,沉淀面向煤矿的系统集成、灾害防治、融合调度、联动控制、决策分析类等业务资产;向上,基于各类业务资产可快速组装并搭建面向全业务流程的可适配PC、移动端以及大屏的智能化应用系统及综合类管控平台。

  中煤信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黄韶杰博士表示,矿山物联网平台是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矿山建设与新兴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平台接入的矿井业务系统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低、融合应用效果差等问题也越来越多。矿山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能够提高数据标准化程度及数据可用性,为形成数据应用和数据资产化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撑。

  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具备行业生态赋能属性

  新华三集团全国煤炭发电行业技术总监董凯认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多技术融合的系统工程。依托工业物联网平台的技术能力,打造“专、精、特、新”并服务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产品,是操作系统平台赋能行业生态厂家的又一重要属性。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结兵提到,像容知日新这样专注于从事煤矿等设备健康诊断与预测维护(PHM)的企业,急切地需要工业物联网操作平台加持,减少平台技术壁垒的重复研发投入,快速推进PHM服务于煤矿企业。

  应急管理大学(筹)河北省矿山智能化开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张科学博士认为,高等院校在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平台研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充分利用技术先进、成熟的工业物联网平台,为科研研究或项目研究提供一个可配置、可分析、可扩展、可开发、可操作的平台支撑,有助于加快科研成果的孵化与应用。

  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有助于缓解煤矿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山西云数据公司高级顾问陈培才提到:“复合型人才问题是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难点问题之一,如果煤矿用户能够有一个可以自己编辑软件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再加上他们自身的业务知识,配合相应的技术培训和保障,相信一定能够促进加快煤矿的智能化建设进程。”

  张科学提议,矿山物联网操作系统平台还可用于矿山专业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操作培训,加强我国煤矿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提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孙继平教授指出:“由用户根据自身生产安全需要,使用软件工具包,通过拖、拉、拽等模式及时生成目标软件,已成为推动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拥有煤矿特色的低代码平台,煤矿人员不再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就可以打造一个符合自身特色的、易学易用、一站式的可操作共享型平台。”

  据华夏天信高级技术人员介绍,RED-MOS4.0平台正是基于煤矿企业存在的“数据使用难、功能使用难、需求响应难、系统维护难、业务融合难”等实际痛点和背景下迭代研发而成的产品。该产品聚集了煤矿工业物联网、空间信息协同、煤矿地理信息、融合通讯、视频融合与AI分析、数据融合与大数据分析等六大核心能力,以及低码平台等“6+1”能力为一体,可通过拖、拉、拽+低代码开发、二次开发即可搭建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调度、一张图应用、安全监控与联动、自动化集控、灾害防治与分析以及专业综合管控类等业务系统,适配PC、各类大屏与移动端的开放共享型工业物联网操作平台。与以往产品相比,V1.0重点研发了万物互联,解决了各子系统的数据汇聚问题;V2.0重点研发了煤矿GIS,解决了位置化服务下的精准决策问题;V3.0重点研发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解决了综合管控问题;而V4.0侧重于低码平台,解决了可以让更多的行业伙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终端用户参与其中并沉淀业务资产等问题,具备系统操作简单、多人协同、智能创新、系统易维护等特点。

  国家矿山安监局一级巡视员王素锋表示:“未来,希望更多的煤矿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研发企业深入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研发,聚集核心优势解决卡脖子问题,彼此赋能、生态合作,共商共建高质量开放共享平台,助力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4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5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6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7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8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 9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对黑山露天矿细粒煤的分选效果研究
  • 10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巷道三维空间映射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