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新能源正如火如荼席卷各行各业,而在年销量在2万台规模的矿卡领域,新能源虽也得到蓬勃发展,但销售占比还不到10%。而且,纯电矿卡通常只应用于南方重载下坡的工况,这是因为矿卡工作强度高,且多为重载上坡工况,对动力需求大,动力电池难以满足,频繁充电或换电会严重影响生产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作为国际领先企业,中联矿机独辟蹊径,创造性的采用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架线的双源动力方案,用电网供电的方式解决动力电池续航不足的问题,车辆无需专门充电或换电,可实现无限续航,彻底解决行业痛点。中联矿机的ZT115DPEV车型,以纯电的ZT115EV车型为基础,额定载重70吨,增加了从外部取电的受电弓和控制组件。当行驶到架空线区间时,升起受电弓,从架空线取得的电流以驱动车辆,同时给动力电池充电。当离开架空线区间时,车辆状态切换至正常行驶,此时运用与纯电车辆无异。通常,架空线供电只在固定路线的坡道上单侧架线,为车辆重载上坡提供动力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中联矿机的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架线的双源动力方案不仅解决了动力电池的续航问题,同时也能提高运行速度,增加生产力。通常在一个工作循环中,连续坡道上重载上坡是运行速度最慢的环节,普通车辆一般只有8~11km/h的速度,而中联ZT115DPEV采用了更大功率的双电机以及4挡自动变速箱,重载连续坡道(10%坡度)上的速度>15km/h,从而缩短了循环时间,提高了产能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中联ZT115DPEV的动力电池采用多元复合锂超级功率型电池,大功率输出,循环寿命>7000次,使用10年以上。还独创双调节自跟随受电弓,受电弓水平移动±1m,回转移动±0.7m,滑触线和受电弓总调节范围5.3m,小转弯半径仍可轻松快速行驶。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目前,中联矿机的ZT115DPEV已在国内某矿山投入试验性运营,试验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这也意味着中联矿机在矿山机械产品的研发上已经走在行业前列。电动化是矿山机械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架线方式是为移动类设备供电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与架线方式相结合,将是新能源产品的重要机会。中联矿机正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不断研发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为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联力量。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中联重科有着悠久深厚的矿山基因,1987年,“年产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获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奖。2011年,世界最大万吨取料机在淡水河谷项目投入使用。中联矿机坚持“技术为根,产品为本”的创新理念,为客户提供矿山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覆盖矿用钻机、矿用挖掘机、矿用自卸车等采矿设备,全系列移动破碎筛分站、固定破碎筛分线以及物料输送设备等,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全矿山机械产品线。(咨询热线:400-800-0157)
无限续航丨中联矿机双源矿卡突破行业天花板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中美CCUS技术发展与政策体系对比
  • 2三质体智能高频细筛在天地王坡选煤厂粗煤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3液压支架智能焊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
  • 4不同装药结构对雷管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 5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 6东露天选煤厂原煤提运矿坑车辆计数识别研究
  • 7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 8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 9基于数字孪生的多功能煤矿四足机器人实验系统设计
  • 10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深部矿井热害治理−以贵州锦丰金矿为例

24小时内最火

  • 1废弃矿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设计构想
  • 2煤自燃初期低温氧化产热特性及关键结构演变特征
  • 3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生态化利用研究进展
  • 4基于光/电催化重整的废弃塑料回收研究进展
  • 5可变气门正时对汽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 6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7吐哈盆地大南湖煤田西段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古地理及聚煤模式
  • 8富氧燃烧气氛下废弃物衍生吸附剂脱汞及再生性能
  • 9煤矿地下空间生物质储能及地质保障
  • 10液滴在烟煤表面的润湿特性及驱动机制

24小时内最火

  • 1绿色矿山
  • 2绿色煤矿
  • 3郑传柏
  • 4崔少鹏
  • 5贺提库
  • 6李瑞敏
  • 7鲁光辉
  • 8齐月
  • 9陈新波
  • 10折小江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煤炭学会
  • 2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4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
  • 6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8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9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0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