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政在2017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的讲话

  8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能源峰会暨展览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要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煤炭国际竞争力,要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研究,开展国际煤炭产能合作。


  王显政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750亿吨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中,它的占比一直保持在70%和60%,与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国家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政策的指导下,煤炭工业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应该说我们国家煤炭工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结构调整方面。全国煤矿的数量由80年代的8万多处减少到目前的8000处,煤矿的规模由不到3万吨提高到目前的50万吨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达到了94%,全国已经建成1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炭企业6家,其中神华以4亿多吨的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建成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1200多处,同时建成有人巡视无人职守的智能化开采的矿井47处,到2016年底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的电厂的容量达到1.8亿千瓦,煤炭与新技术新产业的融合步伐加快,应该说初步形成了以煤为基础的多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其次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煤炭的资源开发,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煤炭的资源转化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大型矿井建设,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高效煤粉型锅炉,新型煤化工技术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年产2000万吨的特大型露天煤矿和年产1000万吨的矿井开采的成套装备都做到了国产化,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技术,超大直径深井建井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煤矿的智能化开采的技术和装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是煤化工示范工程取得成效。经过多年工程研发,煤炭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质气、煤制乙二醇为代表的一批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取得成功,神华的百万吨的直接液化项目,是世界首台首套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示范工程。在(潞安)的16万吨间接液化示范的基础上,兖州矿务局百万吨级的间接液化和神华宁煤400万吨的间接液化项目相继建成投资,神华包头玉林以及陕煤化等一批煤制烯烃的示范工程60万吨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技术路线成熟,经济效益明显。另外就是新疆和内蒙克什克腾的煤制气项目初步建成投产,2016年全国建成的煤制油,煤制烯烃,乙二醇煤制气分别达到750万吨,700万吨300万吨和31亿立方米,这是能力。产量是200万吨,650万吨,烯烃是650万吨,油是200万吨,煤制乙二醇16万吨,和15亿立方米的气,200万吨,650万吨,烯烃是650万吨,油,煤质乙二醇160万吨和15亿立方米的气,应该说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推动了煤炭由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转变,开始由工程示范阶段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煤炭的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这里既包括神华的,还包括浙江和山西的等等,一批高标准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示范工程,技术改造后的电厂的主要排放物,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低于天然气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据有关统计,到2016年底全国燃煤电厂已经完成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达到3.2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厂总量三分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我们经过试用,示范,推广,燃料的燃尽率比普通锅炉提高了28个百分点,这个散煤燃烧锅炉是比较多的,全国燃烧散煤7亿吨,用的锅炉是48万台,这也是对雾霾、气候变化环保带来影响比较多的项目,但这方面的技术有突破。最近在山东兖矿和山东淄博等处又研发出了洁净煤,散煤燃烧的炉具,这方面的进展很快,工业锅炉,民用散煤,洁净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还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从2000年国务院成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来,对煤矿实行国家监察制度,发布了一系列法规,也包括推广党政同,一岗双责的安全制度,全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明显好转。由2001年中国煤矿伤亡人数最多时期是80年代,一年近万人,从对口的750万吨伤亡25.9万人。进入新世纪以来,2001年是6995人,去年降到538人,百万吨死亡降到去年的0.15%,达到了先进水平。


  王显政表示,针对2012年煤炭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煤炭经济2012年开始下行,最近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能产生脱困发展的意见,在国民经济41个大行业中,率先在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开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变试点,经过多方面努力,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累计退出煤炭产能4亿吨左右,完成了全国煤炭产能退出的任务的一半,文件出台以后,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协商,最后退出产能的规模是8.34亿,到现在已经退出了4亿。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初步达到了7号文件所要求的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了化解,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年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0亿,同比增长5.4%,初步测算全国上半年煤炭的消费是22.8亿,同比增长5.3%,实现了全国煤炭试探供需基本平衡,加上进口,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小幅波动,以秦皇岛下水煤5500为标志,行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提升,为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也看到实现脱困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态势没有根本转变,随着煤炭行业盈利水平有提升,但多数行业仍然是很困难的,特别是煤炭企业拖欠企业工资,拖欠社保基金,以及采掘工程和设备更新的欠账,这些问题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随着煤炭去产能的对进,煤矿职工的安置,煤矿产能退出后的资产处置,资源处置,债务处理等问题还很突出,还需要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王显政指出,面对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推动能源革命和煤炭行业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情况下,以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和绿色为特征的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应该说对煤炭行业的挑战较重。


  在这个过程中,要在促进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为主题,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真正实现煤炭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但同时应明确,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在保证国家安全生产稳定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煤炭以其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燃烧的可洁净性,这个自然禀赋决定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是不会改变的,缺油少气富煤的现状,到目前为止煤炭一次能源的比重仍达到97%,并且像煤油气体价格是1:7:4,它燃烧的可洁净问题为我国燃煤电厂工业锅炉洁净性证实。所以煤炭作为传统能源,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现实,最经济的一种选择。


  王显政表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既符合国情,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占比不断提升,但是在坚持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比重的进程中,要把煤炭清洁高效和集约化利用发展作为重点,推动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等成熟技术的利用,在发展进程中相互促进,发展途径上相互耦合,推动煤炭等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与此同时,应深入开展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消费布局,储运区域保障研究,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部分煤入省变成了调出省,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原来是9到12个,现在减少到6个。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生产与变化入手,适应煤炭消费格局的变化,加快煤炭运输通道的建设,提高全国煤炭供应和区域的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应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淘汰煤炭的落后产能,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


  王显政说,要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机遇,加快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煤炭国际竞争力,要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研究,加快与国际能源组织的对话和交流,开展国际煤炭产能合作。这方面,我国一些煤炭企业在前一段做的比较好,包括江西一些煤炭企业在东南亚,包括神华中煤在欧洲、非洲,这方面要进一步发挥我国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和清洁化利用的技术优势,提升我们的设计、咨询、生产服务水平,培育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 2煤液化残渣可溶有机质中杂原子结构片段的赋存特征
  • 3微纳尺度下浮选颗粒气泡间相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
  • 4颗粒性质及溶液环境对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机制
  • 5高含碳煤气化细渣浮选行为研究
  • 6基于能流图的山东省能源平衡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
  • 7活性炭吸附正丁烷过程传热特性研究
  • 8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 9可视化的煤灰高温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 10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回顾·反思·展望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2智能示范矿井┃李伟董事长:山东能源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创新实践
  • 3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光伏充电桩能源调度系统研究
  • 4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风机短路电流与无功支撑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 5基于OpenFOAM的典型复杂地形流场演变
  • 6考虑风电机组健康状况与双重注意力机制CNN-BiLSTM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 7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 8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 9考虑风光发展趋势与碳排放评估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10煤科总院召开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专项会议

24小时内最火

  • 1智能矿山数量
  • 2能源经济
  • 3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 4公文
  • 5谢郁馥
  • 6侧向支撑压力计算
  • 7理论计算
  • 8侧向支撑压力
  • 9侧向支撑压力 理论计算
  • 10侧向支撑压力理论计算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4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 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6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7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8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9煤基节能环保炭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10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