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庭副秘书长:煤电不能再这么无序发展下去了

  作为曾经专注水电发展的能源研究人士,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经过潜心发现,煤电的无序发展已经不单是煤电行业本身的问题,它关系到清洁能源以及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面对当前煤电产业的形势,张博庭大声疾呼:“煤电产业不能再这么无序发展下去了!”


  以下是《能源》杂志记者就煤电问题采访张博庭的主要内容:


  一、您认为目前我国煤电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答:从历史上来看,煤炭是大功臣,提供了巨大生产力,不能说煤炭是罪人。但是现在,社会在进步,需要逐渐减煤减碳。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就跟不上时代了,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如今,我国煤电产业已是超常规的无序发展,对我国的能源革命和电力转型造成了实质性的阻碍和威胁。


  减少煤电装机的确存在很多不易之处,其涉及的利益也面很大,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各地政府未来更难以承受其不良后果。这不单单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而是一个有关子孙后代发展的问题。


  2016年全国煤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仅在4200小时左右,今年可能还会跌到4100小时以下。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设备利用率低下呢?无非就是装机不断增加导致的。现在的预计是煤电到十三五末期的装机容量要达到11.7亿千瓦,也就是说比十三五规划的上限还要增加七千万千瓦。为什么要增加这么多呢?主要的原因说是很多项目现在已经批了,或者已经在施工了。但是,我认为宁可承担现在停下来的损失,也不应该让未来承受的损失更大。


  归根结底,能源转型的主题就是煤炭一定要退出,主体能源的变更就是能源革命的核心。


  二、那么对于“煤电已经做到了超低排放的清洁化发展”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答:超低排放是个很诱人的提法,导致很多人认为现在我国煤炭已经比天然气还清洁了,这完全是一种误导。燃煤发电的技术创新和进步虽然也是重要的、有益的,但是,前提应该是不能因为过度宣传而干扰和影响我国煤电的转型。


  眼下,煤电超低排放所起到的减排作用被严重夸大,导致不少地方去大力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副作用。我们知道,如果煤电机组满负荷运行,虽然可以达到所谓超低排放,但一旦降负荷,就有可能达不到超低排放,而实现中往往很难满负荷运行。现在,我国的煤电设备的利用小时已经降到很低了,再这么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即便是超低排放的煤电,我们所参照的也仅仅是燃气发电的三项指标,而不是气电的实际排放。北京某燃气电厂的粉尘、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放几乎为零,氮氧化物也只有10到15毫克。远远低于5、35、以及50毫克的国家标准。因此,煤电的排放比气电还要低的说法,基本上是利用指标的一种炒作。另外,目前我们煤电的所谓超低排放,根本就与最重要的碳排放无关。所以,要想让煤电彻底实现减排是无解的,要不然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关闭煤电。


  三、煤电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会对我国能源行业整体以及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答:现在煤电产能的过剩导致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十分困难。煤电的严重过剩不可避免地挤压了非化石能源的市场空间,也影响到了我国的能源转型发展。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包括水电在内的清洁能源都在降速发展,弃水的情况还在逐年加剧。各地为满足本地的煤电生存,省际间壁垒严重,清洁能源的市场难以扩大。


  从现在发布的规划数据看,十三五期间,煤电发电能力的增加量是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两倍左右。所以严格地说,我国的能源结构其实一直是在相对优化,绝对的恶化。照此发展,到“十三五”末我国煤电产能过剩的矛盾,不仅不会缓解,反而还有可能会有所加剧。


  当然,煤电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如果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是件非常好的事。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努力,绝不能成为一种抗拒和阻碍能源革命的理由。如果不能保障这一点,甚至可以说,这种煤电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后果,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它很可能是以牺牲大量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代价的。


  四、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煤电可以为风光等清洁能源调峰,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您怎么看?


  答: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新能源发展受制于储能技术,如果储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煤电可以承担新的历史使命——调峰。的确,这也是煤电在现阶段正在发挥的作用之一,国家也有文件这么提倡。但是我觉得这不应该是煤电发展的出路。


  从国际上看,欧美国家的调峰主要是靠水电、气电,水电的可调性非常好,然气发电也比煤电的调峰作用好得多。欧洲国家的水电调蓄能力非常强,其库容系数(库容与径流量之比)已经达到了0.9了,美国也达到了0.66,而我们国家才0.3多。所以现在我国水电的调蓄能力还不够强,但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程度的提高,常规水电的调峰功能一定会越来越强。如果再能同时发展好抽水蓄能和燃气发电,就完全可以解决调峰问题了。


  用煤电调峰必然要挤占其他更好的调峰能源的市场,让煤电调峰不如把富余的产能退出。富裕的煤电退出以后把调峰的市场让给气电和水电,这样它不仅可以为非水的可再生能源调峰,还可以为煤电调峰,让在役的煤电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还要发展5000万千瓦气电(开工600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如果富裕的煤电不能正常退出转而去调峰,那么我们的气电和抽水蓄能还能有发展的市场和空间吗?


  此外,我国十三五规划公布的常规水电的发展潜力可达3万亿千瓦时/年,而我们目前只开发利用了1.1万亿,至少还可以翻一倍。如果能达到2.5万亿千瓦时,我国就达到了欧美的普遍水平,水电的调节性也就能上去很多了。这样的话,水电(包括抽水蓄能)不仅可以很好地服务于非水可再生能源,而且还可以为在役的煤电机组调峰,提高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让更多的富裕煤电机组退出,最终推进我国能源的转型。


  五、您如何看待这一轮煤价的上涨行情?


  答:2014、2015年,我国煤电的发电量下降后,煤炭的价格就一路平稳下滑。但到了2016年,煤电发电量又开始了恢复性的增长。我认为,除了我国煤炭去产能的因素之外,这种逆能源革命潮流而动的后果所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促使煤炭价格的快速回升。这使得绝大多数的煤电企业,同时遭遇到了利用小时下降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困境。


  在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煤电产业不理性的发展带给煤电企业的绝不可能是什么利益,而一定是困境。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2016年我国的煤电发电量不是恢复性地增加,而是继续大幅度地下降,煤炭的需求也继续下滑,那么我们市场上煤炭的价格,怎么可能会如此快速的上涨?


  目前,煤炭界业内也有非常强烈的能源革命意识,有使命感的煤炭专家们认为:煤炭的主要用途不应该拿来当燃料,还应该拿来做原料,进行分子级的煤化工处理,这样就既可以大幅度减少产量,还可以增加产值。他们认为煤电要退出历史舞台,不仅不是因为煤炭不好,反而是由于它太宝贵了。简单的燃烧掉,太可惜了。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 2微纳尺度下浮选颗粒气泡间相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
  • 3受载煤自发渗吸过程水分运移规律及其影响机理
  • 4颗粒性质及溶液环境对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机制
  • 5高含碳煤气化细渣浮选行为研究
  • 6基于能流图的山东省能源平衡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
  • 7煤液化残渣可溶有机质中杂原子结构片段的赋存特征
  • 8活性炭吸附正丁烷过程传热特性研究
  • 9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 10可视化的煤灰高温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2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用于矿井的适用性研究
  • 3油茶壳改性生物质炭脱除冶炼烟气中砷的研究
  • 4粉煤灰制备多孔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 5循环浸水煤系砂岩微结构演变与声发射特征研究
  • 6《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1期 | 戴瀚程编委:建筑能源服务需求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综述
  • 7生成对抗网络算法在电成像测井裂缝空白条带填充中的应用
  • 8基于三维视觉点云的露天矿爆堆体积智能计算方法
  • 9基于退钻过程检测的矿井下钻杆计数方法研究
  • 10山西力推班组安全建设 将责任落实到基层末梢

24小时内最火

  • 1数字矿区
  • 2爆破安全规程
  • 3SCIE
  • 4煤炭行业数字矿区(园区)建设重点推荐案例
  • 5矿山智能化灾害系统
  • 6智慧矿区建设标准
  • 7智慧矿区
  • 8郑彬
  • 9保护煤柱
  • 10井下胶轮车

24小时内最火

  • 1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3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4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5河北省煤炭洗选技术创新中心
  • 6西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7西安科技大学 能源学院
  • 8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9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 10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