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里,煤炭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能源,但我国煤炭的总体品质较差,燃烧后排放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并且民用散煤治理形势更加严峻。
近日,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举办的“2016中国散煤清洁高效利用和治理大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指出,我国每年消费煤炭约38亿t,其中,民用煤炭逾3亿t,占比不足10%,但基本上为分散式燃烧,没有采取除尘、脱硫等环保措施。1t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量是火电燃煤排放的5~10倍,按照目前的情况推算,我国现在民用散煤污染物排放,超过燃煤电站污染物排放的总和。
长期以来价格便宜但污染大的烟煤是广大农村散户使用最多的煤种,使用量占到七成以上。尤其在采暖季城市郊区和农村,大量原煤散烧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3~2015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有采暖需求的北方城市空气质量仍然较差。PM2.5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和民用固体燃烧排放。其中冬季由民用源主导,而其他季节由工业源主导,散煤的使用对北方地区采暖季污染有重要贡献。
对此,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表示,研究表明煤炭燃烧特别是散煤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散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有效治理非常紧迫,且任务艰巨。
农业部科教司副处长孙丽英表示,近年来,国家在推广生物质天然气、节煤炉灶、太阳能的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解决农村散煤治理难题,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大力发展沼气、成型燃料、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来替代散煤;二是要加强散煤治理,制定管理办法,大力发展接近煤型,将低品质散煤逐步淘汰出农村燃料市场;三是要加大补贴力度,让农民用得起更清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