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在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表示, 近年来, 随着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示范工程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
潘爱华介绍, 我国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水煤浆、 航天粉煤加压等先进煤气化技术和煤制油、 煤制烯烃、 煤制乙二醇等煤制能源化工产品合成技术, 8万吨级以上大型空分、 百万吨级煤制油反应器、 60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反应器等大型煤化工装备实现国产化, 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行列。
截至2015年6月份, 我国已建成163万t/a煤制油、 720万t/a煤(甲醇)制烯烃、 170万t/a煤制乙二醇和31亿立方米/a煤制天然气产能。
目前, 我国煤化工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 培育出宁夏宁东、 内蒙古鄂尔多斯、 陕西榆林、 新疆准东和伊犁等多个煤化工产业集聚区, 为煤炭综合利用、 区域废弃物集中治理和上下游产业配套创造了条件。
据潘爱华介绍, 2015 年以来,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面对低油价冲击, 煤化工行业效益持续下滑, 并且普遍存在煤炭利用率低、 煤和水消耗大、 二氧化碳排放多等问题, 环保压力日益加大, 发展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化学工业管理部门的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规划、 引导和生产运行监控, 全方位研究现代煤化工发展问题。
今后,我国将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建设进程, 积极开展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 试点, 加快制定煤制烯烃、 煤制乙二醇等行业规范条件, 引导煤化工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提高煤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
【行业信息】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行列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