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在朔黄铁路首试成功

日前,伴随着一声长笛响起,总重达1.08万吨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出发,经过2小时30分钟行驶,顺利到达黄(骅)大(家洼)线东营西站,全程运行平稳,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标志着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大线顺利完成开行试验。

此次试验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关键技术到管控模式都实现了自主可控,创建了“数字化仿真、智能化驾驶、远程化遥控、集约化调度、一体化监测、少人化值守”新业态。其中,综合保障及仿真模拟、远程操控及自动驾驶、空天车地一体化安全监测3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建立了一套持续创新迭代的运输管理体系。

“无人驾驶技术推广应用后,将有力提升朔黄铁路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列车平均运行速度提升1.7千米/小时,平均牵引能耗降低2.9%,全年节省乘务人员30人,节省人力成本1200万元。”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重载列车安全牵引技术实验室主任周占松说。

当前,国内外列车无人驾驶技术主要集中应用于城轨领域,尚未在干线重载铁路实现规模应用。本次试验实现了自动驾驶、智能运维、调度集控的“车、地、网”全系统升级;集成了列车运营状态实时监测,基础设施智能综合检测,列车进路主动识别、远程监控、遥控列尾等功能的“动、静、变”全要素管控,让列车运行更安全、可靠,管理更灵活、高效。在重载铁路自动驾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无人驾驶,对推动我国重载铁路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试验应用的车地多维信息交互数字化仿真平台为国内首套重载铁路无人驾驶运行仿真平台,实现了关键系统、关键技术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将有力推动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 2微纳尺度下浮选颗粒气泡间相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
  • 3煤液化残渣可溶有机质中杂原子结构片段的赋存特征
  • 4颗粒性质及溶液环境对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机制
  • 5高含碳煤气化细渣浮选行为研究
  • 6基于能流图的山东省能源平衡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
  • 7活性炭吸附正丁烷过程传热特性研究
  • 8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 9可视化的煤灰高温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 10关键层理论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2智能示范矿井┃李伟董事长:山东能源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创新实践
  • 3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光伏充电桩能源调度系统研究
  • 4基于OpenFOAM的典型复杂地形流场演变
  • 5考虑风电机组健康状况与双重注意力机制CNN-BiLSTM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 6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 7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 8考虑风光发展趋势与碳排放评估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9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风机短路电流与无功支撑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 10煤科总院召开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专项会议

24小时内最火

  • 1智能矿山数量
  • 2能源经济
  • 3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 4公文
  • 5谢郁馥
  • 6侧向支撑压力计算
  • 7理论计算
  • 8侧向支撑压力
  • 9侧向支撑压力 理论计算
  • 10侧向支撑压力理论计算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4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 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6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7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8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9煤基节能环保炭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10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