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取得线性α-烯烃直接合成技术重大突破

10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新型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纯相χ-Fe5C2催化剂的高碳效率合成气直接制线性α-烯烃技术》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该研究通过原创“纯相χ-碳化铁”催化剂,实现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转化得到的合成气(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直接转化为高端化学品线性α-烯烃,可大幅提高碳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生成,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为一步法制备高端线性α-烯烃提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提出“纯相碳化铁催化剂体系”新理论,并将新技术命名为“FTLAO”技术。
线性α-烯烃是合成高级聚烯烃、润滑油、高级洗涤剂等高端化学品的关键核心原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缺口大,2023年全球消费量超过600万吨。目前世界上线性α-烯烃主要采用乙烯齐聚技术制取,但该技术生产成本高,仅能生产偶数碳线性α-烯烃,存在国际技术壁垒。我国线性α-烯烃进口依存度高,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以线性α-烯烃为关键原料的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与更新迭代,因此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线性α-烯烃合成技术途径对我国高端化工产业具有关键意义。
新技术首先通过煤炭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的反应,得到合成气作为原料,再以水煤气变换反应调整合成气的成分,随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FTLAO”(费托合成直接制线性α-烯烃)反应,得到混合线性α-烯烃,再经过分离即可得到纯化的单碳线性α-烯烃。成果技术的二氧化碳生成量比现有技术降低80%,碳效率提升50%以上,在相同反应温度下的α-烯烃产率为现有技术的100倍以上。新技术在250-290℃的温和条件即可实现,为线性α-烯烃的大规模工业连续生产铺平了道路,初步测算实现商业化后,其线性α-烯烃生产成本仅8千元/吨,可为一个年产烯烃100万吨的煤化工厂每年创造效益近40亿元人民币。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成功研发,对突破技术瓶颈、自主掌握我国高端化学品产业链技术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将引领我国线性α-烯烃产业链的高端化跃升。
本项目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铁催化剂活性相本质,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氧化铁催化剂的全新思路,原创了高碳效率、低二氧化碳、高活性的原创“纯相碳化铁催化剂体系”,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纯相χ-碳化铁”合成,并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以环境电镜在世界上首次原位捕捉到“纯相χ-碳化铁”的生成全过程。“纯相碳化铁催化剂”从活性相本质上提高了催化活性与碳效率,提供了新的全碳数线性α-烯烃合成技术路线,为未来C1化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开启了新的大门。
本成果依托低碳院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二氧化碳选择性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α-烯烃成套技术”项目,并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万吨级工业示范。该项技术成果分别入选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方向,以及中国科协2023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为参评项目中唯一的催化领域技术。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传煤”微信公众号,或点击“期刊群”免费获取科研论文

 
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传煤”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煤炭行业新鲜资讯,享全方位煤炭科技知识信息服务。
煤科热搜
版本:Bate 1.2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 2颗粒性质及溶液环境对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机制
  • 3高含碳煤气化细渣浮选行为研究
  • 4基于能流图的山东省能源平衡分析及能源需求预测
  • 5活性炭吸附正丁烷过程传热特性研究
  •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模糊PID的掘进机截割控制系统研究
  • 7煤液化残渣可溶有机质中杂原子结构片段的赋存特征
  • 8微纳尺度下浮选颗粒气泡间相互作用行为试验研究
  • 9基于煤粉堵塞的煤体解堵试验研究
  • 10基于高速动态摄像的气泡铺展过程动力学行为

24小时内最火

  • 1煤可可的科普之旅|带你了解煤矿含盐矿井水的完美蜕变
  • 2智能示范矿井┃李伟董事长:山东能源薄煤层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创新实践
  • 3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光伏充电桩能源调度系统研究
  • 4基于OpenFOAM的典型复杂地形流场演变
  • 5考虑风电机组健康状况与双重注意力机制CNN-BiLSTM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 6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储能电站多机并联黑启动控制策略
  • 7基于虚拟同步和转速限制的飞轮储能双馈电机调相系统的频率支撑技术
  • 8考虑风光发展趋势与碳排放评估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 9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风机短路电流与无功支撑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 10煤科总院召开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专项会议

24小时内最火

  • 1智能矿山数量
  • 2能源经济
  • 3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 4公文
  • 5谢郁馥
  • 6侧向支撑压力计算
  • 7理论计算
  • 8侧向支撑压力
  • 9侧向支撑压力 理论计算
  • 10侧向支撑压力理论计算

24小时内最火

  •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中国矿业大学 化工学院
  •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4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 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6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7国家煤炭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8太原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 9煤基节能环保炭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10中国矿业大学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对平台产品吐槽CCAJ有关的所有问题您都可以咨询,全天在线,欢迎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