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中国生活能源消费密度的影响因素分解、空间差异和情景预测
  • 作者

    刘满芝徐悦刘贤贤姚舜禹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 摘要
    仅次于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生活消费用能作为第二用能部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探究生活能源消费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各区域的空间差异是预测生活能源消费趋势、制定居民节能措施的前提。本文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全国和29个省份的2000~2012年间的生活能源消费密度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分解成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影响因素,分别表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并通过构建四象限法评价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基于影响因素未来发展的两种情景,预测组合的8种情景下2016~2030年间区域生活能源消费密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全国生活能源消费密度变化率由52.43%降为43.71%。在影响各地区生活能源消费密度的三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活能源消费密度变化产生较大的正向经济效应,对各区域的贡献度均值由63.47%上升为67.28%,能源强度产生由正转负的技术效应,对各区域贡献度均值由4.19%降为-24.89%,能源结构产生负向结构效应,对各区域贡献度均值由-20.36%变为-0.83%。文章表明中国各区域的生活能源消费密度增长趋势放缓,且密度变化由经济和技术拉动型变为经济和结构拉动型。各区域间经济效应差异变小且比较稳定,而技术效应差异缩小,结构效应差异变大。8种情景预测结果显示经济因素仍然是导致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密度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 关键词

    生活能源消费密度因素分解LMDI空间差异四象限法情景预测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价格波动机理及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研究”(项目编号:7157325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福利损失补偿视角下供运需协同的电煤应急储备规模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1708);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最优规模的决策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302079B);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居民习惯性节能行为的信息干预机理及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43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城市居民绿色消费的现状、行为阻隔和引导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10290046);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