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采煤沉陷水域底泥及周边土壤性质差异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 作者

    范廷玉严家平王顺阮淑娴谷得明程方奎陆春辉刘锦陈威

  •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 摘要
    为查明沉陷水域底泥及周边土壤对沉陷水域特征污染指标的潜在影响,确定采煤沉陷水域的主导污染源,以淮北临涣采煤沉陷水域为研究对象,对沉陷水域底泥及周边土壤进行了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测试了不同层位底泥及土壤的氮、磷、有机质等指标。由测试结果可以得出:采煤沉陷水域底泥中的pH,Eh、有机质等指标均低于土壤,其中有机质减少了80%~95%,氮、总磷、有效磷、总碳含量高于周边土壤,分别平均增加了约20%,5.35%,8.37%,93.24%,说明采煤沉陷水域在积水的25 a间,原有肥沃的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逐渐分解,采煤沉陷不仅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导致了土壤中有机质的损失;水体与底泥间总碳、氮、磷等物质的交换趋势为水体向底泥中富集,同时间接地说明了在没有集中污染源排放的情况下,采煤沉陷水域暂时没有内源释放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外源输入是保护沉陷区水环境的主要措施。
  • 关键词

    采煤沉陷水域底泥土壤性质差异分析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369);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HNKY-JT-JS-(2011));安徽理工大学第3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基金资助项目;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