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了+100,100~74,74~45,-45μm 4个不同粒级对重庆巫山某鲕状赤褐铁矿悬浮焙烧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磁性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力学分析等手段对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焙烧前后,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及嵌布特征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悬浮焙烧后,鲕状赤褐铁矿中的弱磁性铁矿物可以转变为强磁性铁矿物,除-45μm粒级外,其他粒级物料的比磁化率和磁化强度显著提高,且物料颗粒越细,其比磁化率和磁化强度就越高.鲕状赤褐铁矿石中的赤铁矿转变成磁铁矿,当物料粒度在-45μm时,有FeO相存在,说明发生了过还原反应.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赤铁矿很容易被还原为磁铁矿,且有稳定的Fe3O4相存在.因此,控制好焙烧物料的粒度对于获得较好的悬浮焙烧质量产品以及提高焙烧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