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安鹤煤田二1煤孔隙结构特征及煤层气可采性
  • 作者

    赵升邵龙义侯海海王德伟李振唐跃姚铭檑张家强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摘要
    基于低温氮吸附以及压汞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安鹤煤田二1煤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特征对该区煤层气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鹤煤田煤储层中的孔隙以微、小孔(<100 nm)为主,中、大孔(>100 nm)其次。煤样的低温液氮吸附回线可以划分为3类,孔隙类型主要为开放的、连通性好的细瓶颈(墨水瓶)状孔,部分为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相比于华北其它地区,安鹤煤田煤储层的BET比表面积较大,总孔体积和孔隙度较小,且进汞饱和度中等,退汞效率相对较好。压汞曲线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其反映的孔隙连通性均较好。结合低温液氮吸附和压汞实验,并对比华北其它地区,可知安鹤煤田煤储层的孔隙结构较利于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可以作为华北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优先选择。
  • 关键词

    安鹤煤田二1煤孔隙结构可采性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121201122079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41004-003)联合资助;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