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赵伟仲李枫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探究不同气相条件对产氢效应的影响,从煤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高效产氢菌,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肠杆菌属的Enterobacter cloacae同源性最高。讨论了不同碳源对产气效果的影响,优选出葡萄糖作为该菌最适宜的营养物质。利用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富集,以煤为底物进行产氢发酵实验,分别通入氦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空气,测定菌液浓度,讨论不同气氛条件下对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入氦气菌液浓度明显提高,产氢效果最好,产氢效率达到1.87 mL/h;通入一氧化碳产氢效果最差,通入空气对产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产氢但效果不如氦气;对反应末端的固体分析后发现不同气相条件下煤的密度变化不大;通入氦气的煤样兰氏体积增大约10%,证明氦气条件下Enterobacter cloacae对煤的利用更彻底。
气相条件 产氢菌 氦气 16SrDNA 肠杆菌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