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河南省鹤壁地区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作者

    侯广顺魏世鹏袁稳张艳林齐永安向世红李英杰

  •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摘要
    河南省鹤壁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区与西部相对稳定区的过渡带上,出露有大量的地幔捕掳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的一个地幔窗口。本文分析了鹤壁地区土门金伯利岩和新生代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并探讨该地区的岩石圈地幔性质。土门金伯利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的尖晶石Mg~#介于21.58~78.66,Cr~#介于18.08~73.97;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Mg~#介于48.96~77.00,Cr~#介于18.78~64.10。山东蒙阴地区的地幔包体代表华北古生代古老难熔型地幔,昌乐-山旺和河北汉诺坝等新生代地幔代表华北中新生代新生饱满型地幔。与山东蒙阴、昌乐-山旺、河北汉诺坝等地区地幔尖晶石的对比表明,土门和上峪的尖晶石相地幔介于难熔型地幔和饱满型地幔之间,以过渡型岩石圈地幔为主。尖晶石-橄榄石矿物温度压力计算表明,土门和上峪的捕掳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 031~1 090℃,压力集中在1.70~1.88 GPa,处于明显偏高的地幔热流状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有关。
  • 关键词

    鹤壁地区地幔捕掳体岩石圈地幔尖晶石过渡型地幔矿物化学特征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3024,21507145);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172102210331);河南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