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生态环境保护性的采选充系统设计及应用
  • 作者

    张昊张强左小武中亚范文昌刘宏军田秀国

  •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摘要
    煤矸井下分选与矸石就地充填的采选充一体化生产系统,是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及绿色开采的有效途径.在源头止损、矸石减排、置换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指导下,明确了生态保护性开采的控制指标及工程需求,总结出了采选充一体化生产模式的系统构成,包括:充填材料地面处理、充填材料地面-井下高效输送、井下煤矸分选、充填材料井下运输及工作面充填五大系统;提出了以煤矸分选能力定充填能力,以充填能力定充填工作面布置的采选充产能匹配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充实率、采充质量比等指标的采选充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实践表明采选充生产系统可实现矸石选出率大于90%,矸石带煤率小于3%,充填面产能大于150万t/a,地表最大倾斜与水平变形小于±2.0 mm/m,低于规程规定的建筑物Ⅰ级损坏等级.
  • 关键词

    采选充一体化绿色开采生态保护产能匹配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7042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4704);
  • 文章目录
    1 生态保护性开采的内涵
    1.1 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损坏
    1.2 生态保护性开采源头治理理念
    1.3 生态保护性开采控制指标及工程需求
    2 采选充一体化生产系统组成设计
    2.1 充填材料地面处理系统
    2.2 充填材料地面-井下高效输送系统
    2.3 井下煤矸分选系统
    2.4 充填材料井下运输系统
    2.5 工作面充填系统
    3 采选充一体化生产系统产能匹配设计
    3.1 煤矸选出能力
    3.2 就地充填能力
    4 采选充一体化监测系统设计
    4.1 充填材料输送自动控制系统
    4.2 井下分选自动控制系统
    4.3 充填效果实时监测系统
    5 采选充一体化生产系统工程实施效果
    5.1 新巨龙矿工程实践
    5.1.1 采矿地质条件
    5.1.2 采选充系统布置及产能匹配设计
    5.1.3 实施效果
    5.2 唐山矿工程实践
    5.2.1 采矿地质条件
    5.2.2 采选充系统布置及产能匹配设计
    5.2.3 实施效果
    6 结 论
  • 引用格式
    张昊,张强,左小,武中亚,范文昌,刘宏军,田秀国.生态环境保护性的采选充系统设计及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1,50(03):548-557.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