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平林俊峰张雷何文祥李相博徐耀辉王雅婷章贵松王宏波完颜容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通过野外踏勘和岩心观察,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发现了大量储层固体沥青,其中寒武系储层固体沥青为首次发现。对储层固体沥青分布含量、显微特征、成熟度、成因及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沥青含量为0.15%~2.38%,寒武系沥青含量最高为7.62%,蓟县系沥青含量为2.21%;平面分布上,盆地南部沥青含量较高,向北逐渐降低,推测其来源可能与盆地南部下古生界—元古界的海相烃源岩有关;显微镜下,除个别发微弱荧光外,大部分储层固体沥青样品几乎不发荧光,且有一定的外观形态,边界清晰。根据激光拉曼相关参数转换,得到储层固体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2.32%~2.80%,表明已达到过成熟演化阶段。综合储层固体沥青的地质特征,认为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主要为原油裂解形成的焦沥青。伴随焦沥青的形成,必然会生成大量的原油裂解气,估算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古油藏生气总量约1.207×1013~2.559×1013 m3。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的大量发现及油气特征研究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大型油气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青地质特征勘探意义
0 引 言
1 储层固体沥青的识别与分布
1.1 储层固体沥青的识别
1.2 储层固体沥青的分布
2 下古生界—中元古界储层固体沥 青的地质特征
2.1 储层固体沥青的含量
2.2 储层固体沥青的显微特征
2.3 储层固体沥青的成熟度
3 储层固体沥青的成因探讨与资源 潜力
4 油气勘探意义
5 结 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