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卞小芮陈永春苏东杨磊张晨晖陈舟付业盛
-
单位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以低影响开发为核心,其核心技术措施中的"渗、蓄、滞、净、用、排"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角度出发,以常州城市规划区为对象,基于GIS类软件,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等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特征、浅层含水层特征及地质灾害情况,构建了常州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建设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并评价了该区地质环境适宜性。主要结论有:浅层含水层岩性与厚度、包气带岩性及地质灾害易发性是影响常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地质因素;研究区海绵城市地质环境整体较好,适宜性在中等及以上地区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89.69%。构建的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可为同类型海绵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与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常州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1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8B58514);
-
文章目录
0前言
1 海绵城市建设地质环境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2 研究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2.2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2.2.1 搭建判断矩阵
2.2.2 一致性检验
2.2.3 权重的确定
2.2.4 评价等级与评分标准
3 研究区海绵城市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区适宜性评价结果
3.2.1 研究区单因子指标分区评价
3.2.2 研究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分析
4 结论
-
引用格式
卞小芮,陈永春,苏东,杨磊,张晨晖,陈舟,付业盛.海绵城市建设的地质影响及适宜性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03):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