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预处理对泥炭孔结构的影响
  • 作者

    郝思雯马力通赵志敏

  • 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生物煤化工综合利用内蒙古自治区 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 摘要

    以草本泥炭为原料,进行酸、碱、超声波和微波预处理,然后生物发酵产生甲烷,对预处理及生物发酵产生甲烷前后的泥炭进行N2-吸附孔结构测定和SEM测定。结果表明:碱预处理泥炭甲烷产气量最高为44.73 mL/g(原料挥发性固体质量),与未预处理组相比增加200.20%;碱、酸、超声波和微波预处理后泥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增加,平均孔径减小,其中碱预处理泥炭比表面积达4.43 m2/g,总孔容为0.016 2 m3/g,平均孔径为14.64 nm;预处理泥炭生物发酵产生甲烷后,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减小,平均孔径增大,其中,碱预处理泥炭比表面积降为2.02 m2/g,总孔容减小为0.012 3 m3/g,平均孔径增加至24.20 nm;酸、碱、超声波和微波预处理会对泥炭物理结构中的孔结构产生影响,提高甲烷产量,促进泥炭生物甲烷转化。

  • 关键词

    泥炭预处理生物甲烷孔结构N2-吸附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66025)、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2018042)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培育基金资助项目(PY-201507)
  • 引用格式
    郝思雯,马力通,赵志敏.预处理对泥炭孔结构的影响[J].煤炭转化,2021,44(4):81-87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