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外周动脉斑块钙化程度对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影响
  • 作者

    郑清丽吕营李志强陈凌峰安美文

  •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强度与结构冲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摘要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失效是临床中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斑块的钙化程度是决定其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将支架分别置入到含有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钙化斑块的下肢病变动脉中,探讨肢体在直立和运动过程中斑块和管壁的受力状态,评估斑块钙化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钙化斑块的动脉置入支架后,在肢体运动中,位于动脉弯曲外侧的斑块处于疲劳状态,极有可能发生结构失效而破裂,其中中度钙化的斑块主应力峰值最高。3种钙化斑块最大塑性等效应变均发生在斑块的最狭窄处,其中重度钙化的斑块在直立和运动状态下均具有最高的塑性应变,狭窄率最低。轻度和重度钙化斑块所在的动脉具有相似的力学特性,含有中度钙化斑块的动脉最易发生损伤,其损伤部位位于斑块中间最狭窄处及斑块与健康动脉相连接处。从力学生物学角度对钙化程度不同的斑块病变动脉易发生破裂部位机理做了综合评价和阐述,为临床选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及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有限元分析钙化斑块残余应力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70934,11672199);
  • 文章目录
    1 计算模型与方法
    1.1 几何模型
    1.1.1 动脉壁几何模型
    1.1.2 支架模型的构建
    1.1.3 周围肌肉、压握装置及球囊模型的构建
    1.2 血管壁、斑块及支架材料属性
    1.2.1 动脉壁材料属性
    1.2.2 支架、周围肌肉、压握装置及球囊的材料属性
    1.3 模型网格划分
    1.4 血管残余应力的设置
    1.5 数值计算及边界条件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动脉残余应力分布
    2.2 支架受力分析
    2.3 斑块应力分析
    2.4 斑块塑性等效应变分析
    2.5 血管的受力分析
    2.6 讨论
    3 结论
  • 引用格式
    郑清丽,吕营,李志强,陈凌峰,安美文.外周动脉斑块钙化程度对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0,51(05):771-780.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