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冲击地压应力流思想及其控制理论初探
  • 作者

    齐庆新李一哲李海涛赵善坤李云鹏赵阳魏向志

  • 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研究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摘要
    采动应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动态演化过程称为煤矿开采的应力流。为了研究煤矿应力流动特征,分析矿区开采过程中的煤岩结构特征,理论求解缓倾斜单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开采后的应力流动方向和应力流发生的临界条件。基于义马矿区实际条件,建立7种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影响下的邻面开采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因素下的应力流主控条件,得到相邻工作面布置原则及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多采场区域覆岩结构单元包括两近距离工作面范围内的采空区、中间煤柱和未垮落岩层;缓倾斜单一煤层开采时,先采工作面开采后应力流向中间煤柱,后采工作面开采后应力流向先采工作面或中间煤柱;义马矿区相邻工作面布置原则应满足:工作面优先布置在煤厚和巨厚砾岩厚度较小的区域,增大邻面煤柱宽度,减小工作面的倾向长度,增大邻面的垂直错距,增大先采面的先采长度,后采面朝着靠近先采面采空区方向回采。研究结果可为巨厚砾岩控制下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冲击地压应力流覆岩结构巨厚砾岩工作面布置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176);
  • 文章目录
    1 煤矿开采的应力流认识
    1.1 应力流的提出
    1.2 影响应力流的煤岩结构特征
    1)单一采场局部煤岩结构
    2)多采场区域覆岩结构
    2 缓倾斜单一煤层开采结构单元应力流动特征理论分析
    2.1 力学模型构建
    2.2 应力流动方向
    1)先采工作面开采
    2)后采工作面开采
    2.3 后采面至先采面应力流发生的临界条件
    3 基于应力流控制的邻面布置方式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设计
    1)影响因素及条件设置
    2)模型构建
    3)开采设置及测点位置
    3.2 不同因素的应力流动特征
    1)应力流动存在性验证
    2)应力流动主控条件
    3.3 相邻工作面布置方式
    1)因素取值求解
    2)工作面布置原则及参数设计
    4 讨论
    1)应力流诱发冲击机理——闸门理论
    2)应力流控制理念——水流疏导
    5 结论
  • 引用格式
    齐庆新,李一哲,李海涛,赵善坤,李云鹏,赵阳,魏向志.冲击地压应力流思想及其控制理论初探[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1,38(05):866-875.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