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宏光王维瑞陈弘扬尹炳沈强卜中原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为了准确掌握耕地质量状况,服务于耕地的保护与提升,科学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体系尤为重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构建了县域尺度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实证研究,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自然资源负债表制度要求,建立了涵盖耕地质量指标体系(5类17个因子)以及指标权重确定、单元赋分等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体系;实证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5.3,实证区绝大多数地区耕地质量等级在六等及以上,占实证区总耕地面积的84.40%;通过产量验证,评定的实证区耕地质量等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能够基本反映耕地质量水平。研究结果为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提供方法支撑。
自然资源负债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体系
1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1) 评价因子与权重
(2) 隶属度赋分
(3) 插值方法的选取
(4) 评价与等级划分
2 实证分析
(1) 实证区概况和数据获取
(2) 实证区耕地质量评价
(3) 实证区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4) 耕地质量等级验证
3 结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