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陈贵锋赵鹏赵天博史权王吉坤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对煤加氢液化过程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行为及在气、液、固三相产物中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可为低阶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在0.01t/d连续试验装置完成新疆白石湖煤加氢液化连续试验,采用微量硫氮分析仪、氮化学发光气相色谱仪(GC-NCD)、电喷雾电离(ESI)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液化油及残渣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表征。结果表明,原煤中含量较多的季氮,在液化条件下转化为NH3,迁移到气相产物中,液化残渣中以稠环形态的吡啶氮和吡咯氮为主。氮在气体、低分油、高分油、残渣的比例分别为35.21%、24.41%、19.79%、20.59%。小于170℃液化油馏分含氮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苯胺类>吲哚类>喹啉类>脂肪胺类。大于170℃液化油馏分含氮化合物从N1到NXOX(X=1-2)均存在,主要是苯并咔唑带环烷侧链和苯并咔唑带环烷醚链两类含氮化合物。
低阶煤加氢液化含氮化合物转化行为赋存形态液化油馏分分子识别表征液化残渣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样品
1.2 连续液化实验
1.3 分析测试仪器
2 结果与讨论
2.1 液化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子识别
2.2 液化残渣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子识别
2.3 煤直接加氢液化过程氮的转化行为
3 结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