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基于社会翻译传播学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模式构建
  • 作者

    高宝萍张弘

  •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多维度的研究模式尚未形成。为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实施,聚焦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现状,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例,回溯其翻译传播过程,构建行之有效的研究模式。基于马莱兹克社会系统模式与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学+传播学"的基础上,融入社会学的相关概念,构建了以"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的相互作用为焦点的社会翻译传播学研究模式,并根据翻译生产及译后传播过程中主要任务及行动者的不同,分别构建出包括翻译、编辑、出版,以及流通、评论、认可的行动者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在"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的框架下,翻译生产过程中的译者、作者与传播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译讯的生产发展;译后传播过程中行动者的相互作用以及"非人类"行动者的转化,将直接影响媒介关注点、文章可读性以及受众接受度。构建出的社会翻译传播学研究模式切合当前研究热点,贯穿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全过程,其中各行动者网络独自运作又环环相扣,实现了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受众、传播目的、传播环境七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形象化表达,为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社会翻译传播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模式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外宣翻译中的"陕西新形象"建构和海外传播模式研究”(2018M14);陕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外宣翻译中提升陕西文化海外传播效能的路径研究”(20WY193);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研究”(GJY-2020-YB-19);2021年度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课题“西安特色旅游产品外宣翻译与海外传播效能研究”(WL120);
  •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现状
    2 社会翻译传播学
    2.1 “翻译学”+“传播学”理论
    2.2 社会翻译传播学的内涵
    3 社会翻译传播学的模式构建
    3.1 社会翻译传播学模式的组成
    3.2 翻译生产过程
    3.2.1 翻译行动者网络
    3.2.2 编辑行动者网络
    3.2.3 出版行动者网络
    3.3 译后传播过程
    3.3.1 流通行动者网络
    3.3.2 评论行动者网络
    3.3.3 认可行动者网络
    4 结语
  • 引用格式
    高宝萍,张弘.基于社会翻译传播学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模式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03):356-362.DOI:10.14090/j.cnki.jscx.2021.0317.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