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法曹高社邢舟孙凤余杜欣周红春陈永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为了揭示华北陆块上古生界最底部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含铝岩系承载的地质信息,以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偃龙地区ZK0008钻孔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本溪组含铝岩系样品,利用多种测试方法,确定含铝岩系矿物成分、矿物赋存状态、元素含量及其垂向变化,并依据土壤化学基本原理,分析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成因及矿物垂向变化的原因,进而恢复该区含铝岩系的原岩并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该区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成分主要为硬水铝石矿物和黏土矿物,多为隐晶质集合体;相对难迁移元素主要富集在豆鲕状铝土矿中,相对易迁移元素主要富集在铝土质泥岩中;含铝岩系中矿物成分垂向上的变化是原岩不同程度富铁铝化的结果,原岩主要为来自北秦岭造山带、成分成熟度很低的长石和/或岩屑粉砂岩;本溪组原岩沉积时,海平面抬升可抵达北秦岭造山带的山前地区,可能由突发式的快速海侵引起,缓慢的海退可将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长石和/或岩屑带到离物源区较远的区域沉积;湿热多雨气候条件下,本溪组原始沉积物暴露地表时迅速彻底富铁铝化,形成一个典型的富铁铝化剖面,海平面多次升降旋回造成本溪组含铝岩系多个富铁铝化剖面叠置。
本溪组含铝岩系原岩华北陆块豫西
0 引 言
1 地质背景与研究方法
2 样品及分析条件
3 矿物成分与赋存方式
3.1 矿物成分
3.2 含铝岩系中矿物的赋存方式
4 含铝岩系矿物成因
5 含铝岩系原岩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6 结 论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