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大兴安岭呼中下嘎来奥伊河地区正长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运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其成因机制、岩浆源区及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正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56±1.0) 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中期;w(Al2O3)/w(CaO+Na2O+K2O)为1.05~2.08,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A型花岗岩,表现为高硅、高碱、富钙、富钠、富钾的特征;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为负异常弱亏损。岩体为演化程度较高的部分熔融的地壳物质,岩浆源区主要为壳源岩浆。晚侏罗世中期正长花岗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缝合带闭合过程有关,显示其形成于俯冲-同碰撞构造环境,具有从火山弧区向同碰撞造山区转换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