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寇瑞堂郭明志储洪强蒋林华张迎忠
-
单位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
-
摘要
针对疏浚底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需求,将不同处理方式的太湖底泥作为掺合料取代砂浆中的水泥,以促进固废资源再利用。通过抗压抗折强度、吸水率试验及XRD、TG微观测试分析,深入研究了底泥处理方式和掺量对水泥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底泥掺量增加,砂浆强度逐渐降低、吸水率升高,当掺量超过20%时,变化更为明显。经高温煅烧后,底泥的火山灰活性增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相同掺量下各种测试性能虽较优于未煅烧底泥,但需耗费更多的热能。微观测试结果与宏观性能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揭示了掺疏浚底泥砂浆力学性能演化的内在机制。由此可根据不同工程需求,处理利用底泥,以促进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太湖底泥高温煅烧固废利用火山灰活性微观结构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020012);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2219);
-
文章目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原料。
(2)微观结构特征。
(3)粒径分布。
(4)材料化学成分。
1.2 配合比设计
1.3 试样制备
1.4 测试方法
(1)抗折强度测试。
(2)抗压强度测试。
(3)吸水率。
(4)X射线衍射分析(XRD)。
(5)热重分析(TGA)。
2 结果与分析
2.1 力学性能分析
2.2 吸水率
2.3 XRD分析
2.4 TG分析
3 结论
-
引用格式
寇瑞堂,郭明志,储洪强,蒋林华,张迎忠.掺疏浚底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J].能源与环保,2022,44(03):200-206.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2.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