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玥王千山姚蓉李斌强柴静文李海芳
-
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
摘要
基于白质纤维束的解剖连接来分割猕猴的PE,通过概率纤维追踪定义了两个PE亚区,一个位于前侧,另一个位于背侧。同时为PE区和PE亚区绘制了具有19个预定义同源目标脑区的连通性指纹,验证了PE区及所划分出的PE亚区在连接模式上与人类5l区相似,并推断PE前侧亚区与5l区同源。研究所得到的分割结果有助于PE影像连接分析,并为其在亚区层面上的信息交互和整合提供新的见解,对猕猴模型研究的精准展开和人类高级运动功能的探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脑区细分弥散张量成像跨物种比较同源脑区顶上小叶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976150,6187317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01D121135);
-
文章目录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1.1.1 人类数据
1.1.2 人类数据预处理
1.1.3 猕猴数据
1.1.4 猕猴数据预处理
1.2 概率纤维追踪
2 划分PE亚区及跨物种比较
2.1 分区
2.1.1 分区过程
2.1.2 分区验证
2.2 跨物种比较
2.2.1 连通性指纹
2.2.2 置换检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猕猴PE的聚类分区
3.2 猕猴PE区的跨物种比较
3.3 猕猴PE亚区的跨物种比较
4 结束语
-
引用格式
王玥,王千山,姚蓉,李斌强,柴静文,李海芳.连通性的猕猴大脑PE细分分析及同源性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2,53(05):940-947.DOI: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22.05.02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