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煤矸石井下处理与冒落区流态化充填技术
  • 作者

    李亮黄庆享吴杰左小张伟龙张杰胡俊峰杨玉玉

  •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 摘要
    为解决韩城矿区煤矸石排放引起的制约生产、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在总结煤矸石井下处理与利用方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冒落区流态化充填技术原理和优势,采用理论计算和瞬变电磁法探查方法,揭示了试验工作面冒落区残余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了基于“高、低位协同共充”和“空洞-空隙-孔隙”多类型残余空间精准高效利用的冒落区流态化充填方式,并在桑树坪二号井实施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累计充填矸石浆体4 949 m~3,处理矸石6 414 t,验证了冒落区流态化充填矸石的可行性,发现了矸石浆体在冒落区扩散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通道效应”,采用“高、低位协同共充”技术可显著降低或解除“通道效应”和高效利用冒落区残余空间,但该技术增大了钻孔工程量,增加了充填成本,因此在工程尺度上合理确定高、低位充填钻孔参数提出要求,进而确保达到较好的充填效果。研究成果为长壁开采冒落区矸石流态化充填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 关键词

    煤矸石冒落区残余空间流态化充填浆体扩散规律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1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LP-08);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F-401);
  •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煤矸石井下处理与利用
    1.1 煤矸石井下处理与利用方法
    1.2 冒落区矸石流态化充填技术原理
    2 冒落区残余空间分布规律
    2.1 试验工作面概况
    2.2 冒落区残余空间理论计算
    2.3 冒落区残余空间分布规律探查
    3 现场充填试验
    3.1 工艺流程
    3.2 充填材料选择
    3.3 充填钻孔设计
    3.4 试验结果分析
    4 结 论
  • 引用格式
    李亮,黄庆享,吴杰,左小,张伟龙,张杰,胡俊峰,杨玉玉.煤矸石井下处理与冒落区流态化充填技术[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42(05):865-873.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22.0504.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