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喀斯特地区煤矿矿井水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水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地质问题。在喀斯特煤矿区开展防治工作需要采用综合勘查技术,单一或传统的勘查技术往往不能达到勘查的目的,无法科学指导治理工作的实施。由于喀斯特地区具有降雨量丰沛、地表岩溶形态多样、地下溶洞暗河密集的特点;同时,煤矿开采对地质条件产生的影响,导致岩溶区"四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大气降水)联通"、"四水转换",因此,在以要解决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导向,充分研究治理区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和手段,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污染的机理、污染源及污染途径,为治理工作提供精准的基础条件。以贵州省凯里市鱼洞河流域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龙洞泉为例,分析研究矿井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应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突出遥感技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化学分析、动态观测等多手段相互融合,构建地下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实施"四水"井上下同步长期动态监测以及应用智能网络传感技术支撑等综合勘查技术方法,查明了污染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岩溶大泉的污染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