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马丽段中会贺丹周蕾吕婷婷闫和平王锐
-
单位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
摘要
以子长矿区内分布的300余组钻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陕北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煤中焦油含量分级》(MT/T1179—2019),划分了中油产率煤(7.0%<ω(Tard)<12.0%)和高油产率煤(12.0%<ω(Tard)<15.0%)的分布范围,预测了中—特高油产率煤的资源量。研究了矿区主采煤层3号煤层和5号煤层的煤质、沉积环境、变质程度等,认为矿区内中—特高油产率煤具一低两高的特征:镜质体反射率高(0.61%~0.83%)、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35.78%~45.64%),认为成煤环境及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富油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5号煤层的焦油产率略高于3号煤层。
-
关键词
陕北三叠纪煤田中—特高油产率煤焦油产率变质程度
-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MDZ2019-2);
-
文章目录
1 主要煤层焦油产率分布规律
2 中—特高油产率煤资源量预测
2.1 资源量计算方法
2.2 内蕴焦油资源量
3 中—特高油产率煤富集机理分析
3.1 煤的性质与成分
3.1.1 瓦窑堡煤层物性特征
3.1.2 宏观煤岩特征
3.1.3 显微组分
3.1.4 工业组分
3.2 影响因素分析
3.3 成因机理分析
4 结论
-
引用格式
马丽,段中会,贺丹,周蕾,吕婷婷,闫和平,王锐.陕北三叠纪煤田中—特高油产率煤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01):32-36.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