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工程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一种基于“可供性”视角的研究
  • 作者

    曹东溟

  • 单位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 摘要
    透过"可供性"视角去追踪工程创新的实际发生过程,会发现工程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可供性"的"摆弄"过程;在工程创新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会对"可供性"进行模块化和生境化的显现;而在这一工程造物过程中会显现"工程可供性",它与自然的"可供性"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并因而成为技术异化的根源之一。
  • 关键词

    可供性工程创新可供性模块小生境

  • 文章目录
    1 可供性的理论背景及其作为工程哲学研究进路的理由
    2 可供性模仿:工程造物的本质
    2.1 可供性的聚集
    2.2“可供性”的结构过程——可供性模块的形成
    2.3“可供性模块”的固化——一种文化向度的视域融合过程
    3 技术性生态:工程造物的后果
    3.1 新生境的显现
    3.2 新生境的成长
    3.3 新生境的固化
    4 从“可供性”的不完全模仿到全模仿:工程的“应该”
    5 结语
  • 引用格式
    曹东溟.工程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一种基于“可供性”视角的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0,12(02):174-180.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立即提问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20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京ICP备05086979号-16  技术支持:云智互联
Baidu
map